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完全免费   18篇
  评价与监测   6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的一般方法和基本原则   总被引:14,自引:12,他引:2  
为响应公众服务和环境管理对环境空气质量预报的迫切需求,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率先在京津冀区域开展了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测试。结合目前积累的预报经验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探索出区域空气质量预报的一般方法和基本原则,讨论了客观订正环节中大气扩散条件、污染源排放、物理化学过程和空气质量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及系统建立、结果确定、天气控制形势分析和信息表述等基本原则,以期为各地开展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分析和比较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通过资料调研,对中国、美国、英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空气质量指数(AQI)进行了对比研究,以便考查中外AQI间的差异。结果表明:①国内外AQI的指标项目及取值时间、分级方案等主要依据各自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而制定,并随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而不断更新。②在指标项目方面,各国AQI指数逐渐增加PM2.5指标且更加注重气体污染物急性效应的评价;中国AQI指数在API指数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扩充,在指标数量方面是世界上最多的。在分级方案方面,中国分级浓度限值主要参考美国和中国香港而制定,且大部分指标的分级浓度限值均与国际衔接,但中国SO2-1 h平均和PM2.5-24 h平均两个指标在AQI<200时的低浓度区间的评价结果偏宽松。③与国外相比,中国AQI实时报中颗粒物和臭氧的滑动平均时段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建议中国开展颗粒物健康风险评价相关研究,改进AQI实时报的统计方法,并尽快开展AQI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时间变化规律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上海市9个环境空气监测国控点2001-2003年的SO2、NO2和PM10监测数据,按时间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3种空气污染物的日变化趋势和规律进行归纳分析。指出对环境空气质量和空气污染物时间变化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为大气扩散条件的时间变化影响和污染源排放的时间变化影响。  相似文献
4.
上海世博会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和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通过2001—2010年世博会同期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和特征分析,简析上海世博会期间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和世博后空气污染反弹问题的原因。结果表明,世博期间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高达98.4%,为历年同期最佳;大气污染防控措施成效显著,尤其是脱硫措施实施效果明显;世博后由于季节变换、沙尘影响和监管力度减弱等因素导致空气污染有所反弹。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环境监测技术已逐步向自动化、电子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提供的数据具有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能够及时反映环境空气质量的动态变化、预测发展趋势和加快应急事件的控制过程。锦州市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已经运行2年时间,在实际工作中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进行了探索,总结了一套较为可行的适合东北地区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一次特大沙尘暴对乌鲁木齐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鸣  王建国 《干旱环境监测》2002,16(3):139-141,144
通过对2001年5月11日乌鲁木齐市发生的特大沙尘暴及同期有关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指出乌鲁木齐市沙尘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其成因除自然环境因素处,还与城市扬尘有关。  相似文献
7.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随着空气质量新标准的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已应用于我国部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评价,并在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发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在应用过程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通过对颗粒物实时报反映不及时、臭氧评价结果有矛盾、臭氧8 h浓度计算时段不明确、部分环境空气质量指数类别划分不合理、城市空气质量缺少总体评价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小城市空气质量预报试验与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当前中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迫切需要开展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业务工作。为调研国内中小城市开展空气质量预报的基础条件和业务需求,促进全国城市空气质量业务体系建设,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8个典型中小城市,利用基于数值预报基础的统计模式预报系统开展了空气质量预报实验工作。在此基础上,针对开展全国预报业务体系建设所需的中小城市预报方法、基础条件、人员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专项调研,并对国内中小城市开展空气质量预报能力建设和业务工作面临的问题、困难提出了建议和参考对策。  相似文献
9.
关于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不断变化的大气污染形势和不断发展的监测技术对中国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总结中国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的发展历程和国外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的主流做法,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符合科学规律和中国国情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方法,以达到如实反映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客观评价环境管理成效及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服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空气污染指数简易计算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空气质量周报、日报、预报均采用空气污染指数 (API)的形式报告 ,而空气污染指数的计算方法 ,是由各污染物的实测浓度值按照分段线性方程计算 ,涉及到各空气污染物的标准浓度限值 ,计算公式繁琐 ,费时费力。今结合实践 ,由原空气污染指数计算方法推导出一组简易计算公式 ,此简易算式与原计算方法等效 ,供参考。1 简易计算法1 1 计算公式由于空气污染指数中 5 0、1 0 0、2 0 0分别对应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日均值的一、二、三级标准的污染物浓度限值 ,对应的环境空气质量等级分别为优、良、轻度污染 ,同时考虑到总悬浮颗粒物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