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05篇 |
免费 | 174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051篇 |
废物处理 | 21篇 |
环保管理 | 119篇 |
综合类 | 803篇 |
基础理论 | 76篇 |
污染及防治 | 48篇 |
评价与监测 | 271篇 |
社会与环境 | 5篇 |
灾害及防治 | 9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3篇 |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57篇 |
2022年 | 64篇 |
2021年 | 79篇 |
2020年 | 75篇 |
2019年 | 61篇 |
2018年 | 33篇 |
2017年 | 45篇 |
2016年 | 68篇 |
2015年 | 114篇 |
2014年 | 230篇 |
2013年 | 154篇 |
2012年 | 129篇 |
2011年 | 157篇 |
2010年 | 83篇 |
2009年 | 125篇 |
2008年 | 108篇 |
2007年 | 93篇 |
2006年 | 94篇 |
2005年 | 93篇 |
2004年 | 55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61篇 |
2001年 | 47篇 |
2000年 | 60篇 |
1999年 | 57篇 |
1998年 | 47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刘振庄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4,6(2):62-64
污水采样指导刘振庄译(中国环境监测总站100012)黄卫校(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站210029)[编者按]实施标准化和规范化,是环境监测得到准确数据的重要环节也是与国际接轨,进行交流的必要措施。近年来,我国在方法标准化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2.
楼晓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7,9(5):36-37
关于环境监测的抽样检查AboutExaminationofEnvironmentalMonitoringSampling楼晓舟(江苏省太仓市环境监测站太仓215400)环境监测抽样检查的目的,一是决定采样频次及测得的数据是否合格,另一是采样及测定过程... 相似文献
3.
大气监测中普遍使用皂膜流量计对采样系统中的转子流量计进行校准。由于皂膜计运输中易碎,在边远城市及基层监测站很难买到,1989年开始,我站自制了一套皂膜计,以满足工作的需要。 1.皂膜计的制作 选用一支直径均匀约35毫米粗的长玻璃管,在玻璃管的下端装好橡皮塞,在适当的位置作一刻度标为0,加蒸馏水与此刻度线相切。用经校准过的洗净大肚吸液管准确吸取定量蒸馏水放入自制皂膜计,依次标明200、300、400、500。基本构造见图1。 相似文献
4.
赵永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5,7(2):34-34
往复推动式锅炉烟尘的测试方法赵永生(广西省桂林市环境监测站541002)锅炉烟尘的测定,各地采取的测试方式不尽相同。如:所采集的烟尘样品数在3~8个之间,每个样品的采集时间在6~12min不等。这对往复推动式锅炉烟尘的测试数据的精密度影响颇大。笔者结... 相似文献
5.
从平顶山市实际出发,通过对TSP,SO2浓度在不同高度的实测研究,得出SO2在1.5米至20米不同高度监测,高度影响无显著差异,TSP在5米至10米不同高度监测,高度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李学忠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4,6(4):41-43
通过几种常规烟尘测试仪在尘源装量和工业烟道上的对比实验,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及我国烟尘测试技术的现状与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7.
沥青烟由液态烃类颗粒物和气态烃类衍生物组成。本研究设计并制做了沥青烟富集采样装置,将色谱固定要涂在滤筒上,用串联的二级玻璃纤维筒进行了等速采样,该方法为执行辽宁省沥青烟排放标准建立了准确可靠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地废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从而找到最具代表性的采样断面和采样点位,论述了不同流态的废水中污染物的分布规律,提出了选择采样断面,采样点位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基本数据可以在现有的记录中收集,再通过现场调查并与当地居民和机构磋商来加以补充.分析应不仅考虑现有的条件,还应考虑在没有此项目考虑中的预期的趋势.影响分析可利用有关特别课题的详细信息,包括在公路建设、维护和运行中所涉及的地理和自然环境、人类和社会环境以及各项活动.可供选择方案的分析可利用许多正式的方法来区别、评定和比较不同的影响和减轻影响措施.但是,主要的要求是明确提出有关项目选择方案的关键问题,因为经验表明公众的决策很少单单根据分析研究的建议.避免影响、减轻影响和补偿影响是3种用于处理公路项目不利影响的方法.尽管通过项目设计能解决某些影响.但是其它影响要求正在进行实施时的支持以及用于补救措施(为需要)时的规定.环境作用的监视和评价应在实施计划中规定,以保证所建议的行动是有效的并能为来来项目的应用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