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89篇 |
免费 | 333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07篇 |
废物处理 | 29篇 |
环保管理 | 421篇 |
综合类 | 1682篇 |
基础理论 | 158篇 |
污染及防治 | 71篇 |
评价与监测 | 117篇 |
社会与环境 | 402篇 |
灾害及防治 | 14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1篇 |
2024年 | 63篇 |
2023年 | 114篇 |
2022年 | 130篇 |
2021年 | 147篇 |
2020年 | 106篇 |
2019年 | 90篇 |
2018年 | 63篇 |
2017年 | 99篇 |
2016年 | 103篇 |
2015年 | 135篇 |
2014年 | 285篇 |
2013年 | 200篇 |
2012年 | 196篇 |
2011年 | 177篇 |
2010年 | 164篇 |
2009年 | 163篇 |
2008年 | 231篇 |
2007年 | 202篇 |
2006年 | 119篇 |
2005年 | 107篇 |
2004年 | 94篇 |
2003年 | 61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42篇 |
2000年 | 63篇 |
1999年 | 49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39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25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6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水资源优化系统的分析,指出了该系统一些易被人们忽视的特征:①水资源优化系统只是整个资源优化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具有大型性、整体最优性、等级层次性、相对独立性等诸多特征,因此我们必须将其置于资源优化系统中去考察。②该系统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所以必须应用动态规划法去处理它。③水资源优化系统中的多目标间存在各种冲突,显然协调冲突在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中是至关重要的,文中提出三种冲突-协调方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优化人地关系。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提出面向21世纪,区域神经经济持 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中央召开了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江泽民和李鹏同志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学习,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座谈会的精神,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讲实话、办实事,在改善环境质量上下真功夫、花大力气,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地向前发展,以实际行动建设经济强市。1进一步提高对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地位的认识,增强抓好环保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环境保护是一件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健康的大事,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早在80年代初就把环境保护确立为我国… 相似文献
4.
5.
《中国安防产品信息》2005,(6X):53-53
1、从图中的探测器的阴影区为一个探测区域,这样只有穿越探测区域时才会触发探测器,所以测试时,只有横切(穿越)探测区,探测器才会报警,否则,就会误认为该探测器的灵敏度低,结果擅自调高灵敏度,导致探测器频频误报。 相似文献
6.
7.
朱寅健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28(4):853-862
旅游一体化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和文化融合的一种趋势,交通网络演化对区域旅游一体化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随着通达性增强愈加明显。以江西省旅游资源分布最为集中的环鄱阳湖区域为例,以区域内交通网络格局演变及其所属的国家3A级以上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区域内交通网络演化及其通达性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耦合模型分析交通网络通达性与旅游经济之间关联耦合关系。研究认为:(1)环鄱阳湖区域交通网络通达性和旅游经济系统之间关联耦合程度较高,交通网络演化及通达性对驱动区域旅游经济及区域旅游一体化格局演变至关重要、产生重要影响,两者存在互为反馈机制;(2)交通网络演变及通达性发展阶段不同,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演进对应不同的阶段模式,具体可分为点核模式、点轴廊道模式、多中心环轴模式、网络一体化模式;(3)目前该区域旅游一体化已进入初级可实施阶段,未来发展的重点应集中在旅游企业跨行政区合作、建立统一的旅游管理协调机构等,为制定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深入实施,其实施领域已由项目环评向区域环评和规划环评转变,评价内容也由广泛实施的预测评价向后评价和跟踪评价转变。然而,对于区域规划环评的评价层次、评价程序和评价内容,目前还没有明晰的认识;同时,对于促进规划环评有效实施的跟踪评价,其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几乎没有。文中就此问题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如何说清区域环境质量状况,是一个摆在环境监测战线上工作人员面前的新课题。本文认真分析了当今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环境监测工作要随着形势的变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开展区域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工作,更好地为环境管理和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0.
根据白银市1994-1996年监测资料可知:7个监测点中有6个监测点连续三年SO2日均体积质量均超过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超标均在2-7倍之间,在污染源调查和监测的基础上,对区域空气环境SO2污染现状进行模拟,所选网格区中的所有点位,模拟值均超过了国家空气环境质量标准,超标题严重的区域为二,三类功能区的过渡带,最大超标值为标准值为3.66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