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3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487篇
基础理论   50篇
污染及防治   65篇
评价与监测   5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5年   25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水体中卤乙酸(HAAs)的产生、测定方法与控制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饮用水中普遍存在的消毒副产物形式HAAs的产生、测定方法以及控制途径进行了阐述。并对影响HAAs生成的主要因素投氯量、溴的影响以及卤乙酸副产物(HAAFP)含量等进行了分析。生物活性炭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控制HAAs含量和减少HAAFP含量的方法,对于保障饮用水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使用烟气净化测试系统,对燃煤手烧炉燃烧过程烟尘浓度变化进行了在线测定,对水浴净化前后烟气中的颗粒分散度进行了测定分析,并对SW型烟气净化装置的除尘效率进行了测定计算。实验表明,燃煤手烧炉的烟尘生成过程,与其加煤方式直接相关,且受燃烧温度的一定影响。在正常工作条件下,SW型燃煤炉窑烟气净化装置的平均除尘效率可达96.4%。  相似文献   
3.
于2020年秋季对台州不同功能区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在线监测,分析了VOCs浓度水平和组成特征;利用O3生成潜势(OFP)评估了VOCs对O3污染的影响;运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解析VOCs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台州5个监测站点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体积分数日均值在30.0×10-9~52.9×10-9,均以烷烃和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为主;VOCs来源主要包括机动车尾气源、工业排放源、燃烧源、油品挥发源、溶剂使用源和植物源,其对VOCs的贡献率分别为27.42%、19.37%、17.36%、17.25%、11.18%、7.41%,其中城区和郊区机动车尾气源的贡献最大,而工业园区则是工业排放源贡献最大;对OFP贡献最大的源类是溶剂使用源(贡献率31.12%),其次是工业排放源、机动车尾气源、油品挥发源、燃烧源,贡献率分别为20.69%、16.37%、15.70%、10.99%,植物源对OFP贡献率最低,仅为5.13%。台州城区和郊区需重点关注溶剂使用源管控,工业园...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了解中山市挥发性有机物(VOCs)来源及对臭氧的影响,基于2021年1—12月VOCs在线监测数据,对大气VOCs体积分数、组分特征、臭氧生成潜势(OFP)和来源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山市大气VOCs体积分数日均值为2.61×10-9~1.14×10-7,年均值为2.18×10-8,其中,烷烃是占比最大的组分,占60.0%,其次是芳香烃和烯烃,分别占25.9%和9.3%。除乙烯外,臭氧污染日前十物种体积分数较非污染日上升6%~49%。中山市OFP平均值为228.43μg/m3,其中,芳香烃和烯烃是贡献率较高的组分,间/对二甲苯、甲苯、邻二甲苯和异戊二烯等是关键活性物种。VOCs主要来源有机动车排放源、油气挥发源、工业源、燃烧源、溶剂使用源、天然源。溶剂使用源和工业源是OFP贡献率最高的污染源,贡献率分别为25.5%和24.0%,燃烧源、油气挥发源、天然源和机动车排放源贡献率分别为14.1%、13.3%、11.6%和11.5%。  相似文献   
5.
基于天津市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管控需要,针对天津市汽车喷涂、家具喷涂、人造板生产、包装印刷4类典型溶剂使用行业排放的VOCs进行采样监测,测定了其排放组分,评估不同处理设施对VOCs组分的影响,并对其臭氧生成潜势(OFP)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汽车喷涂行业VOCs组分主要为烯烃和含氧VOCs(OVOCs);家具喷涂...  相似文献   
6.
尽管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种属特异性毒性,但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暴露于啶虫脒(acetamiprid, ACE)导致儿童神经发育受损,动物实验表明产前暴露于ACE导致子代小鼠运动功能异常。目前对于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哺乳动物的神经毒性和机制知之甚少。本研究基于多能干细胞体外神经分化模型,研究了0.5~50μmol·L-1的ACE暴露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神经毒性效应潜能及毒性机制。首先对ACE与可能的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模拟,结果表明ACE与3种人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以及人PPARγ受体均有一定的结合亲和性,虽然相互作用能低于其与昆虫AChBP受体的相互作用能,但可能通过作用于多个受体影响人体健康。在未造成显著细胞毒性浓度下,ACE暴露显著抑制鼠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成神经分化的突触生成,ACE经鼠肝微粒体酶进行体外模拟代谢后该效应无显著变化。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50μmol·L-1的ACE可显著抑制鼠神经元标志蛋白微管相关蛋白2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 MAP2)的表达。0.5~50μmol·L-1的ACE均可以显著提高细胞内活性氧水平。进一步用ACE作用于人源MSCs,对突触生成产生抑制作用,且在0.5~50μmol·L-1暴露浓度范围内均刺激细胞钙瞬变,并呈剂量依赖性,诱导钙瞬变峰值比在1.25倍~1.5倍之间。本研究从细胞分化层面为流行病学发现和哺乳动物毒理学发现提供了机制解释,提示ACE可能干扰多能干细胞的谱系定向和命运决定。氧化应激及钙稳态失衡可能是ACE造成神经毒性的重要机制。须进一步筛查ACE损伤神经系统的敏感靶标,为该类农用化学品的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二甲基亚硝胺(NDMA)是饮用水净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类新型、微量、致癌消毒副产物。系统总结了二甲胺(DMA)生成NDMA的多种反应路径,包括亚硝化途径、偏二甲肼途径、氯化偏二甲肼途径等。进一步解析NDMA的前体物来源可知,药物及个人护理用品、微生物代谢物、水处理试剂及材料、管道附属材料等均可在一定条件下生成NDMA。采用前端控制技术(预氧化、物理吸附)、过程控制技术(工序优化)、末端治理技术(物理拦截、紫外降解、生物降解和金属还原)等均可在一定条件下降低出水中的NDAM浓度。  相似文献   
8.
鹤岗煤矿开采诱发地震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鹤岗煤矿开采诱发地震的生成环境、活动与破坏特征及震源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鹤岗矿震的孕育和发生受到人为采掘因素和区内构造应力场的双重作用。在特定的构造物理条件和地球动力学环境下,深部采矿使井下断裂构造从稳定状态逐渐活动或蠕动,致使局部活化。矿震具有震源浅、对地表破坏强的特点。震源机制表现出断层的运动方式有走滑断层,也有正断层和逆断层。  相似文献   
9.
于2020年8月1—31日在上海金山区省界工业区附近设置观测点,对空气中104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氮氧化物(NOx)和臭氧(O3)水平进行观测。观测期间,O3小时质量浓度为17~262μg/m3,平均值为83μg/m3,期间出现两次O3污染时段,O3时均值分别为119、110μg/m3;观测期间总VOCs(TVOCs)体积分数为66.67×10-9,VOCs呈白天低、夜间高的变化趋势,各VOCs组分的日变化趋势与TVOCs一致;VOCs的总臭氧生成潜势(OFP)为578.85μg/m3,烯烃对OFP的贡献最大;源解析结果表明,两个污染时期的VOCs均与机动车尾气排放及涂料溶剂使用有关,应加强两个VOCs来源的管控;后向轨迹聚类分析表明,两污染时期VOCs高值气团均来自于海上,除周边城市的区域输送外,海上排放源也需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10.
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是消毒副产物的重要前体物,本研究考察了季节变化对长距离输水干渠中DOM特征及消毒副产物生成势(disinfection by-products formation potential, DBPsFP)的影响。发现类芳香蛋白和类富里酸是主要荧光类物质,而夏季类可溶性微生物产物组分的比例显著上升,且自生源指标表明夏季样本具有更强的内源特性。体积排阻色谱耦合有机碳检测器(high-performance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an organic carbon detector, HPSEC-OCD)分析显示输水过程中水质稳定,腐殖质(humic substances, HS)组分在总有机碳中所占比例超过60%,而分子质量大于20 kDa的生物大分子聚合体(biopolymers, BP)在夏季有所增加。不同季节DOM的氯反应活性也不同,夏季反应性更强,导致更高的DBPsFP。夏季温度升高,间接促进浮游生物繁殖和微生物活动,进而改变了DOM的组成结构和反应性。此外,由于HPSEC-OCD几乎可以表征所有类型的有机碳,因此它所表征的组分与DBPsFP的相关性更好,其中三卤甲烷生成势与BP组分呈高度正相关,卤乙酸生成势则与HS组分关联更紧密。了解DOM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DBPsFP的相互关系,将有助于更好地优化水处理方法以获得更稳定的水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