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9篇 |
完全免费 | 33篇 |
专业分类
评价与监测 | 132篇 |
出版年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为了调查交通干线上汽车尾气的铅污染对两侧土壤和蔬菜的影响,淮阴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1997年至1998年在宁连一级公路(淮阴段)选择3个区域,横穿公路布设3个剖面,每个剖面设置10个监测点,对大气、土壤和蔬菜中铅含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大气中铅含量与土壤表层、蔬菜叶片中铅含量正相关,与深层土壤中铅含量相关不明显。指出交通干线两侧应减少蔬菜的种植,加大树木和花卉的种植,同时大力提倡无铅化汽油的使用,友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空气质量时间变化规律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按时间段对天津市环境空气监测国控点2005年的SO2、NO2和PM10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SO2、NO2和PM10时间变化规律呈现典型的双峰双谷型,SO2、NO2污染呈现明显的季节性,而PM10污染相对稳定。对SO2、NO2和PM10在全年、采暖期和非采暖期的时间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了非采暖期NO2和SO2相关性不显著外,其它均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大辽河口和辽东湾海域水质溶解氧与COD、无机氮、磷及初级生产力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2个点位监测结果表明,大辽河口及辽东湾海域溶解氧与COD、无机氮、活性磷酸盐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初级生产力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经过地理信息系统测算,该水域低氧区范围约为60~8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5.
广州PM2.5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对广州市2008—2010年PM2.5质量浓度、影响因素数据资料进行整理统计,通过定性分析、定量计算以及对各物理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研究,得出PM2.5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和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M2.5质量浓度变化呈现夏季和非夏季2种典型的季节性特征,夏季月平均值0.049 mg/m3,主要分布在0.03~0.05 mg/m3,非夏季月均值为0.063 mg/m3,分布于0.05~0.08 mg/m3之间;夏季、非夏季PM2.5质量浓度超标率(采用美国EPA标准)分别为70.7%、77.8%,质量标准2倍、3倍以上出现的概率都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PM2.5与温度正相关,和其他因素负相关,其中与能见度相关性最大,其次是温度、风速,与降雨量相关性最差,与气压、相对湿度相关系数季节性特征显著。 相似文献
6.
浅谈TOC与CODCr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TOC和CODCr的含义,比较了TOC与CODCr测定方法、使用仪器的不同和各自的优缺点,并从理论上和实际水样测定中论述了TOC和CODCr的相关性。对于不同的废水,TOC 与CODCr的相关性不一样,必须先实验求出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2009年广州能见度变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通过对2009年的广州大气能见度和影响因素的数据资料统计,结合定性分析、相关性计算及各时间尺度中物理量的相互作用过程研究,得出能见度的变化规律和各因素的相关性特征。结果表明,2009年整体能见度水平略有提高;24h的降雨量、气温差值较大时,该日的能见度小时均值波动较大;风速、相对湿度与中尺度(24h)能见度的相关性较强;降雨量、气温对小尺度(1h、5min)能见度影响显著;相对湿度水平能制约风速对能见度的改善作用。灰霾现象等与能见度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镇江内江底泥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镇江内江的底泥进行采集,测定底泥中的Cu、As、Hg、Cr、Pb、Cd、Zn、总磷、总氮、有机质的含量,采用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生态危害、分布特征和溯源。结果表明,(1)内江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为Hg、Cd、As。各重金属单项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大小关系为Hg>Cd>As>Pb>Cu>Cr>Zn。(2)内江的整体生态环境受重金属的危害程度处在中等水平,重金属的生态威胁主要来自Hg,建议在达到强生态威胁程度的3#、8#、20#、21#采样点附近清理淤泥。(3)由重金属分布特征可知,湿地生态系统对重金属具有较好的吸附去除作用;在内江流速慢、死水多的地方易造成重金属富集;入江河口重金属富集也较明显;污染企业与重金属含量有直接关系。(4)由相关性探源可知,Cu、Zn、Cr主要来自于自然界,Hg、Cd、Pb主要来自于企业污水排放,As则来自于自然界和人为排放。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5种蔬菜对铅、镉绝对吸收量以及富集系数不同,分析了蔬菜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相关性.结果表明,各种蔬菜对镉的吸收绝对量差异明显,同类型蔬菜对铅、镉的吸收量接近.各种蔬菜对铅的富集能力排序为白菜>黄瓜>番茄>青菜>辣椒,对镉的富集能力排序为青菜>白菜>辣椒>番茄>黄瓜.蔬菜对土壤中镉的吸收能力明显大于铅. 相似文献
10.
莫新萍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2,14(4):45-45
长期以来 ,国内一般采用BOD5 和COD作为评价水体污染的综合指标。但是 ,仅测定BOD5 和COD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废水中不同有机污染物质对水体的污染程度 ,而测定总有机碳 (TOC)能够较好地反映之 ,并且可以通过专用仪器快速测定。1 TOC的测定1 .1 主要仪器与试剂1 0 2 0型TOC测定仪 ,美国O .I公司 ;1 0 5 0型自动进样器 ,美国O .I公司 ;无水碳酸钠 :GR ;苯二甲酸氢钾 :GR ;氢氧化钠 :AR ;85 %磷酸 ;36%盐酸。1 2 方法原理TOC测定采用高温燃烧—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将样品注入燃烧炉 ,在温度 680℃~ 95 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