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陆梅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5,17(5):29-30
采用塞曼效应背景校正、最大功率升温和峰面积积分,以钯和抗坏血酸为基体改进剂,用恒温平台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食用菌中镉和铅,检出限镉为5.0×10-13g,铅为4.0×10-12g,相对标准偏差在2.8%~7.1%之间,加标回收率镉为92.0%~104%,铅为89.3%~95.0%。 相似文献
3.
兰州市小儿血铅水平与环境铅污染关系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兰州市103对新生儿及其母亲、1月至36月的146名婴幼儿以及808名3~7岁儿童的毛细血管血铅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上述幼儿园室内外尘土或土壤样品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进行了铅分析测定,通过相关分析,说明城市环境铅污染是小儿血铅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铅,镉的干扰及消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路学军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7,9(3):45-46
进行了以添加铵盐来消除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铅,镉时共存金属的干扰。进样量为10μL时,直接将200g/L磷酸铵溶液20μL加入石墨管内,能消除相当于1000倍的共存金属对铅的干扰。加入100g/L硫酸铵溶液20μL,能消除相当于1000倍的共存金属对镉的干扰。 相似文献
5.
6.
建立了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土壤中钒的方法,优化了微波消解程序。方法在0μg/L~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以称样0.5000g、定容体积50mL计,方法检出限为0.2μg/g,环境土壤标准样品测定的RSD为2.5%,加标回收率为92.0%-104%。 相似文献
7.
顾咏红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5,17(5):31-32
对浓缩火焰原子吸收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表水中痕量铜和镉的结果作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结果间无明显差异,加标回收率为88.7%~103%,可互相替代,等效使用。 相似文献
8.
戴秀丽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2,14(1):30-31
试验了悬浮液直接进样平台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湖泊底泥中的铅。方法特征灵敏度为2 1× 10 -11g/ 0 0 0 44 (A·s) ,检测限 (3σ)为 2 5× 10 -11g ,相对标准差 (n =6 )小于 4% ,加标回收率在 90 %~ 110 %之间 相似文献
9.
评述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在环境样品测定中的应用 ,内容包括装置与技术、水与废水、土壤与底质 ,以及大气与废气 相似文献
10.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加入基体改进剂测定水中硒,并优化了测定条件。结果表明,本方法检出限低(0 85μg L),准确度高,精密度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