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4篇 |
免费 | 15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0篇 |
废物处理 | 1篇 |
环保管理 | 138篇 |
综合类 | 538篇 |
基础理论 | 16篇 |
污染及防治 | 21篇 |
评价与监测 | 127篇 |
社会与环境 | 7篇 |
灾害及防治 | 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37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49篇 |
2015年 | 60篇 |
2014年 | 129篇 |
2013年 | 97篇 |
2012年 | 59篇 |
2011年 | 46篇 |
2010年 | 36篇 |
2009年 | 43篇 |
2008年 | 70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3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
以珠三角典型灰霾天气为例谈资料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处理复杂问题需要抓住主流,以珠三角地区发生的一次典型灰霾天气过程为例讨论了抽丝剥茧的资料分析方法。这次灰霾过程同期20日左右,中亚、蒙古国与我国北方发生了当年沙尘天气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强沙尘暴过程,冷空气前锋22日凌晨到达穗港地区,但穗港两地空气质量发生了相反的变化,香港空气质量急剧恶化,气溶胶浓度超过700μg/m3,而珠三角腹地的广州、佛山、东莞的能见度和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出现了穗港晴沙两重天的奇观,亦引发了关于这次过程定性的争议。文章从天气分析、流场分析、遥感分析和气溶胶物理特征分析,探讨了这次过程的成因,结论是香港地区从东到西受到了源于浮尘的重度灰霾天气影响,能见度和空气质量急剧恶化,而珠三角腹地受冷空气影响,清除了持续6天的灰霾天气,能见度和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3.
4.
通过对徐州市空气质量及其对应的气象因子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空气质量与相对湿度、风速,降水等气象因子的关系。分析特殊气象天气出现时空气中主要污染物PM10的变化规律.得到一些初步结果,为减轻和防止污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PM10、SO2和NO2作为空气质量的评价对象,采用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法研究了哈尔滨市2001年到2015年的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以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作为因变量,哈尔滨市人均GDP作为自变量,来探讨哈尔滨环境空气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2001年到2015年期间,哈尔滨环境空气质量呈现先变好又变差再变好的趋势,哈尔滨环境空气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近似三次方函数关系,且部分呈现到"U"型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6.
基于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建筑室内空气清洁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深圳某办公楼部分房间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分布进行了观测研究,利用空气离子单极系数和安倍空气离子评价指数对不同设备制冷的办公室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自然通风状态下的空气清洁度比机械通风状态下高,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冷技术的室内空气质量比普通空调制冷技术的好,放置负离子发生器对室内空气质量有显著提高。因此提高室内负离子浓度可以创造舒适的空气环境,并建议把空气负离子浓度列为室内环境的监测和评价指标,为今后城乡建设规划、城市林业规划和环境能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7.
8.
利用近6年(2005-2010年)乌鲁木齐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研究了乌鲁木齐市PM10/SO2、NO2等主要污染物浓度时间变化和空气质量分级特征。结果表明:近6年来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保持稳定,并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SO:和PM10年均浓度超标但整体呈下降趋势,N02浓度达标但逐年升高。冬季(1月、12月)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显著增加,空气质量达标率由2005年的4.8%提高到2010年的24.2%;同期,重污染天气发生频率则由21%降低至3.2%。PM10是乌鲁木齐市冬季出现频数最高的首要污染物。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