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164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292篇
基础理论   48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77篇
社会与环境   55篇
灾害及防治   5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密云水库流域2000-2005年植被覆盖度变化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植被覆盖度是衡量地表植被状况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前提和必要的基础。文章利用2000和2005年2个时相的Landsat 7 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BP神经网络法为植被覆盖度估算模型,计算了密云水库流域内不同时期的植被覆盖度,生成了该流域2个时相内的植被覆盖度图,以此分析密云水库流域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从2000-2005年,密云水库流域内除无植被覆盖类型外(即水域部分),其余土地利用类型的植被覆盖度都呈增加趋势,其中以沙质地和耕地最为明显,分别增长了29.5%和27.3%,并且密云水库流域的平均植被覆盖度不高,尤其西部地区植被覆盖度较差,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情况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2.
短时间间隔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方法已无法完全满足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急剧扩张的要求,利用光学遥感数据对地观测也受到天气和云层覆盖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而Radarsat-1等雷达遥感数据可以在"全天候"的条件下对地表进行观测。论文以Radarsat-1图像获取的24 d时间周期为最短时间间隔,分析了24 d、48 d和72 d时间间隔下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对短时间间隔内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的结果进行了总结。监测的结果需要在精度与时间间隔之间做出取舍。对于大部分的情况,24 d的时间间隔已可以得到60%以上精度的结果,部分月份的监测需要48 d的监测时间间隔。若需要更高的精度,则需要72 d甚至更长。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应用遥感技术,对“5·12”地震都江堰区域地表覆盖状况进行分析评价。选取都江堰市基于2007年的LandsatTM影像和2010年HJ-1卫星CCD影像,通过面向对象和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了草地、河流、旱地、水田、建设用地等9类生态类型环境覆盖信息。结果表明:“5·12”汶川地震对地表生态环境的变化较大,北部山区为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潜在高风险区,应该加强监测和评估,防止次生环境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在GIS和RS支持下,利用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地面气象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以青岛市为例,研究了市域尺度下的植被NPP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青岛市NPP值为0~288 g·m-2·a-2,林地NPP值较高,耕地次之,建成区等区域最小.在小尺度区域内,NPP分布受土地利用类型影响较大,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小.NPP模块在数据获取上比较容易,仅利用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地面气象数据和遥感数据就可以对陆地植被NPP进行计算,实际应用可操作性强.30 m分辨率植被NPP计算值更适宜于在市级小尺度区域内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遥感(3S)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方法、技术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以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为主,人类活动较为频繁,将遥感评估方法应用于河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变化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的特点,结合河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优先选取分辨率为2m的民用卫星,提出了遥感调查方法在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和开发建设活动中自动监测、生态系统格局变化、生态系统质量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四方面的评估应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遥感技术对矿区生态环境进行评价是一种新兴的、快速有效的方法.选取肥城矿区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 ETM+遥感影像,通过计算机自动计算与手工屏幕矢量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遥感信息提取,统计出肥城矿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和河流长度.根据统计信息计算各类生态指数,对肥城矿区进行生态环境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肥城矿区生态环境等级为良,基本适合人类生存.  相似文献   
8.
生态城市建设使城市生态规划逐步成为全球城市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对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厦研究进展厦主要研究内容进行简要论述的基础上,对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生态安全格局理论、生态足迹理论、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等现代生态理论,以及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先进技术在城市生态规划研究中的应用途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机动车排放遥感监测反映实际道路行驶中的排放状况,对全面分析排放水平有很强的统计意义。北京市机动车排放遥感监测的CO、HC和NOx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94%、388×10-6和700×10-6。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的CO、HC和NOx中50%分别来自于15.90%、13.98%、11.13%的高排放车,但某车辆对于一种污染物出现高排放并不意味着它对其他污染物也是高排放。根据遥感监测得到北京市轻型汽油车基于油耗的CO、HC和NOx平均尾气管排放因子分别为200.1g/L、11.05 g/L和6.68 g/L。  相似文献   
10.
浅析区域滑坡灾害遥感调查中的多源多时相融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小东 《地球与环境》2005,33(Z1):84-86
采用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融合技术进行区域滑坡灾害调查,可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同时满足了大面积综合调查和灾害体高分辨率局部调查的要求。本文从滑坡灾害监测的角度,阐述了遥感多源多时相融合技术中的一些典型方法及其在滑坡调查中的应用,以期在区域滑坡灾害调查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