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2篇 |
完全免费 | 83篇 |
专业分类
评价与监测 | 305篇 |
出版年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2.
由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淮阴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1993年至1997年造反某污灌区中0.667hm^2的蔬菜田及其邻近的某一地下水灌区中0.667hm^2的蔬菜田按梅花布点法分别布设8个测点,对其土壤中的总镉、总汞、总砷、总铬和总锅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地下水藻区5年来综合污染指数变化不大,污染等级属安全级,说明该灌区没有受到重金属污染,而污灌区的综合污染指数逐年增高,1995年 相似文献
3.
对1993年~1999年所采集的太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生态风险性评价.结果表明,太湖沉积物的pH值呈中性至弱碱性,较适合于沉积物中粘土矿物及腐殖质对重金属的吸附;太湖大部分地区沉积物未受到重金属污染,且沉积物中重金属处于安全状态.沉积物生态风险性指数评价结果也表明,太湖大部分地区目前无重金属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4.
根据“淮安市绿色食品基地调查以及相关研究”课题资料 ,分析了水稻中重金属含量与其土壤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重金属含量在水稻中的分布是 :根 >茎叶 >籽粒 ;水稻籽粒对重金属的吸收特点因其元素不同而差异较大 ,重金属元素被水稻糙米吸收的程度为 :砷 <镉 <汞 <铅 <锰 <铬 <铜 <锌 ;在糙米中检出的重金属铜和铬的含量与土壤中铜和铬的含量呈显著性相关关系 ,铅、锌、锰的含量与土壤中铅、锌、锰的含量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对长江下游沉积物中的重金属Co、Cr、Cu、Ni、Pb、Zn、Mn、Hg和As进行全量和醋酸提取态(包括水溶态、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地壳元素的自然释放,但Cu、Zn、Hg和As在最近十几年因受到人为排放的影响质量比有所增加.长江江苏段的重金属质量比普遍高于入海口上海段;位于悬浮物易沉降地区的靖江重金属质量比明显偏高.Cu和Zn总体质量比较高,且醋酸提取态所占比例较大,对长江下游存在潜在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通州污灌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通过对北京市通州污灌区土壤现状调查与蔬菜重金属污染监测,结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食品卫生标准及污灌区污染历史,分析对比该区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变化。结果表明,本次监测通州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平均含量均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限量。对照土壤中的重金属Cu、Pb、Cr、Cd和As均达到土壤一级标准。凉水河两岸和通惠北干渠中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对照土壤,说明污灌区污水灌溉已使土壤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与二十世纪70年代末监测结果相比,土壤中多数重金属含量处于上升趋势。污灌区蔬菜重金属含量监测结果表明,其含量水平均达到食品卫生标准,说明污灌区蔬菜尚未受到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佛山水道底泥的污染状况,对佛山水道底泥重金属的总体水平及其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佛山水道底泥重金属的质量比处于较高水平,Hg的平均质量比达到背景值的20倍,As的平均质量比是背景值的2倍多.根据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的评价结果,佛山水道底泥重金属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已达到很强的程度;各种重金属的生态危害排序为:Hg>Cd>Pb>Cu>As>Cr>Zn,其中Hg的生态危害已达到了极强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黄河(喇嘛湾段)沉积物中铜、铅、锌、镉的化学形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建立了黄河 (清水河段 )沉积物中铜、铅、锌、镉的化学形态分析方法 ,系统地研究了它们在其有效态中的聚集能力及在各种粒径沉积物中的分布 相似文献
9.
实验室"三废"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论述了含氰等7类实验室常见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介绍了一种有机溶剂和3种贵重金属的回收与提纯,经防止实验室污染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重金属的毒性效应和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介绍了利用水生藻类、浮游动物群落和底栖动物监测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