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1.
综述了城市土壤和大气环境中铅的污染特征及食品和饮水中的铅污染水平,探讨了人体铅暴露的途径及城市环境铅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提出应加强城市环境铅污染的调查研究,开展人体铅暴露的潜在风险评价,为保证城市居民健康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调查交通干线上汽车尾气的铅污染对两侧土壤和蔬菜的影响,淮阴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1997年至1998年在宁连一级公路(淮阴段)选择3个区域,横穿公路布设3个剖面,每个剖面设置10个监测点,对大气、土壤和蔬菜中铅含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大气中铅含量与土壤表层、蔬菜叶片中铅含量正相关,与深层土壤中铅含量相关不明显。指出交通干线两侧应减少蔬菜的种植,加大树木和花卉的种植,同时大力提倡无铅化汽油的使用,友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在公路铅污染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公路两侧土壤和农产品的铅污染特征与评价方法。提出应系统地研究公路两侧农田土壤和农产品中铅污染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完善公路两侧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进一步追踪实现汽油无铅化后公路两侧铅污染的影响变化。 相似文献
4.
兰州市小儿血铅水平与环境铅污染关系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兰州市103对新生儿及其母亲、1月至36月的146名婴幼儿以及808名3~7岁儿童的毛细血管血铅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上述幼儿园室内外尘土或土壤样品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进行了铅分析测定,通过相关分析,说明城市环境铅污染是小儿血铅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湘江大源渡枢纽底泥中镉、铅的污染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湘江大源渡枢纽底泥中Cd、Pb的污染特征及其生态风险,采集6个断面的18个底泥样品,测定了沉积物中Cd、Pb的总量、化学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并利用地积累指数法和单因子指数法评价其污染程度与等级.结果表明,湘江大源渡枢纽底泥中Cd、Pb存在很强的积累现象,尤其是Cd污染特别严重.各采样点底泥中Cd主要以碳酸盐结合态、无定型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存在于底泥中,而Pb主要以无定型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存在.湘江大源渡枢纽各采样点底泥中Cd的生物可利用性均达到了一定水平,各采样点底泥中Pb的生物可利用性均极显著低于Cd的生物可利用性(P<0.01).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比较,各采样点Pb尚未超标,但Cd超标33.5 ~ 77.8倍.各采样点底泥的Cd的Igeo值均为6级,已达到了极强的污染程度;各采样点底泥的Pb的Igeo值为2~3级,属于中-强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6.
7.
pH值对土壤中Pb的缓冲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Pb的环境污染随人类活动以及工业发展日趋严重,几乎在地球的每个角落都能发现其踪迹,土壤对重金属的缓冲性是土壤所具有的一个很重要的性能,是土壤中各种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土壤缓冲性是土壤物质与外源污染物发生反应的结果,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pH值是... 相似文献
8.
详细分析了2001-2010年天津市环境空气中铅污染变化趋势,找出了变化趋势的源排放因素及气象因素,探讨了铅污染水平与PM10、TSP、降尘(灰尘自然沉降量)、大气污染源烟尘排放量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兰州市不同交通路口铅污染现场监测及交警人群健康体检,结果表明各路口受汽车尾气污染严重,铅浓度在1.16~2.64μg/m3之间。将120名交警分外勤警70人作为污染组,内勤警及户藉警50人作为对照组,调查结果尿中δ-氨基乙酰丙酸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污染组发铅、尿铅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发锌、铜、钙及血中IgA、IgG、IgM均低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提示街道空气铅污染对交警体内无机盐水平及机体免疫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铅冶炼厂,包括选矿,烧结,熔炼等各工艺过程的劳动卫生学调查,以空气铅浓度的梯度分类,对相应的生产环境中作用人员进行了与铅中毒效应有关的体格检查,对职业性铅接触者进行体查和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