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2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66篇
废物处理   68篇
环保管理   96篇
综合类   656篇
基础理论   52篇
污染及防治   234篇
评价与监测   53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和丹麦对有害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大体上有四个方面,即废物的预处理、焚烧技术、填埋技术和有机废物产生沼气。  相似文献   
2.
应用超越设计规范参数的过滤中和法对Vc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长时间的运行表明,此法具有操作管理简便,处理效果稳定可靠,处理费用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应用复合碱式氯化铝对垃圾渗沥液进行预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生物法处理垃圾渗沥液,其出水CODCr、色度和含盐量等指标往往大于排放标准。应用亚滤技术作深度处理,可有效地去除剩余的污染物质,使出水达标。但由于渗沥液中存在大量的胶体微粒,对亚滤管产生阻垢作用,从而堵塞住住亚滤管微也,增加动力消耗,影响处理效果。故采用一种新型高效的复合型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硫氯化铁铝(PAFCS)用于亚滤装置的预处理。通过与碱式氯化铝(PAC)混凝剂的对比研究表明,PAFCS表现出比PAC更好的除浊、脱色能力,可有效地去除掉垃圾渗沥液中的浊度、胶粒和部分CODCr,从而使亚滤装置发挥最大效能。结果表明,PAFCS的投加量在150-200mg/L左右,pH值在5左右,沉降时间为40-50min的条件下,混凝效果最佳,浊度去除率可达到90%,CODCr去除率可达40%左右。  相似文献   
4.
铁炭微电解预处理电路板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铁炭微电解法预处理电路板废水.结果表明,在进水pH为2.00、铁炭质量比为4:1、振荡时间为20 min的铁炭微电解静态实验最佳条件下,絮凝出水COD去除率为30%;在进水pH为2.00、铁炭质量比为4:1、水力停留时间为50 min的铁炭微电解柱动态实验最佳条件下,连续曝气.絮凝出水COD为11021 mg/L,COD去除率约为34%,BOD5/COD从0.12上升到0.32,可生化性提高,Cu2+质量浓度从9.11 mg/L下降至0.76 mg/L,降低了废水的生物毒性,为生化处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湖泊水总磷的测定,就如何使标准曲线和样品的预处理简便、快捷、省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消解与不同消解时间的空白值与标准曲线试验,经检验无显著性差异;用过硫酸钾法预处理,样品经10~40min加热(120℃)消解测定,总磷标样及样品测定结果经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印染废水排放提标是未来印染行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新时期印染废水的排放提标,剖析源头去污、废水预处理及深度处理三方面存在的难点,结合已有的研究与技术,从技术及管理层面探讨了印染废水排放提标的技术对策及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张继彪  郑正  赵永富  赵坦  钟云 《生态环境》2007,16(3):735-738
γ-辐照是一种高级氧化技术。为考察γ-辐照对水华爆发时期太湖源水预处理的效果,采集了此时期水样进行了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采集的水样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水样直接进行γ-辐照,其中的微囊藻毒素-LR和微囊藻毒素-RR得到有效降解。在10kGy的辐照剂量下,微囊藻毒素-LR和微囊藻毒素-RR的降解率均大于63%,降解后微囊藻毒素-LR质量浓度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碳酸钠的加入促进了微囊藻毒素的降解,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降解率提高最大幅度为7.8%。γ-辐照对源水中的其他有机物质具有一定的去除作用。水样经辐照后,pH值的变化幅度最大为0.4,但pH仍在7.0~8.0之间。辐照技术在水华爆发时期水源地水预处理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用铁碳微电解-Fenton法预处理苯胺基乙腈生产废水的实验研究,分析了处理过程的COD降解动力学;同时研究了单纯活性炭吸附和微电解过程中COD去除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铁碳微电解的初期COD降解过程近似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并且得到微电解与活性炭吸附对铁碳微电解降解COD的关系式;Fenton反应中通过研究有机物浓度和过氧化氢初始浓度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模型;单纯吸附实验COD去除率在24h内快速下降,而微电解在相应时间内COD去除率波动较小,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数据经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沼液养殖微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养猪沼液的灭虫效果和后期微藻养殖的影响,拟优选出较佳的预处理办法。结果表明,养猪沼液在开放环境中放置一定时间后,易出现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和其他无脊椎动物,而对微藻生长影响较为严重的主要是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用40mg/L的漂白粉处理可以基本杀灭养猪沼液中的食藻害虫,处理后的养猪沼液只需放置4d后就可以接种、培养微藻;这种预处理方法成本相对较低,每吨养猪沼液的处理成本仅约为0.050 0元;这种预处理方法操作简单,而且对养猪沼液中的营养元素破坏较少,为利用养猪沼液实现规模化微藻养殖解决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控稻草秸秆预处理过程中的NaOH比例,以期提高厌氧消化的产气量及产气效率。试验结果表明,经NaOH处理过的稻草秸秆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有显著降低,产气量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加,发酵时间有所缩短。其中NaOH质量百分数为6%的处理组产气率最高,为312mL/g(干物质);VS/TS去除率也最高,为53.8%/36.8%;累计产气量最高,发酵过程中甲烷体积分数最高37.7%。故采用质量百分数为6%的NaOH的预处理是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