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预警机制的建立与分工、预警监测时间的确定、预警监测的启动、预警信息的发布、预警监测的终止、预警监测的工作流程等方面,建立了太湖引用水源地蓝藻水华预警监测体系。指出了政府必须在资金、物资、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预警监测体系充足的保障,确保预警监测体系长期有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警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世博会期间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和数据共享平台的成功搭建和有效运行,为探索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警长期合作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需要建立全方位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和数据资源共享系统、源排放清单、开发区域多模式集合预报系统,构建区域多层面运作机制和会商制度,建设一批专业技术和复合型人才队伍。区域不同层面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的保障是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警体系的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3.
4.
洪维民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9,21(2):1-3
简述了区域突发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与特点以及环境监测应对突发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指出了环境监测应对突发生态环境污染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快预警监测技术体系建设,丰富预警监测技术手段,重视生物生态监测在预警监测中的作用,提高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水平,发挥环境信息系统在预警监测中的作用,加强预警监测技术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从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出发,通过案例分析阐述了如何开展环境污染事故的事前预防、现场应对和善后处理工作,提出构建科学、快速、高效的应急处置体系,提升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置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