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7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220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机电安装工程具有运用范围广泛以及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特性,因此对于实施安装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基于此,本文通过介绍、探究消防系统之中火灾报警系统方面的调试工作,以供各位参考。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人类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自然环境和能源牺牲为代价的,而这也给当前人们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带去严重的后遗症,各种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危机就是明证。当前环境问题中,各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里面含有大量威胁人类健康、动植物正常生长的有机化合物、重金属以及其它有毒物质,因此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工作极为重要。在污水处理工艺中,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优势显著,因此其被各国专家学者广泛关注。下面笔者就简要探究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产生于垃圾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厂的垃圾渗滤液由于其具有成分复杂多样,营养比例失调,氨氮及有机物浓度高等特点,如果不进行适当处理,对环境将带来巨大的危害,所以对其处理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国内目前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的实验研究,以及一些新型的处理技术,进行了总结和比较,对新标准下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和方法,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建议,并对未来的新技术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从学科的角度看,我国中小学课堂上学生开展的"社会探究"主要集中在德育课程中。中小学德育课堂上学生的社会探究与社会科学家的探究虽较为接近,但它并不是简单地模仿社会科学家的探究,二者之间在众多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异。德育教师对社会科学家的探究应该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探究教学中不能违背基本的社会科学常识和方法,这是探究教学的底线。同时,德育教师应该在德育课程的顶层设计下,充分发挥社会探究的德育功能,这是探究教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小学新课程科学教学要以探究为核心,使学生积累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做一些解释或推测,经历"发现—否定—再否定—再发现"这样一个不断冲突、不断修正的过程,促使他们持续进行观察研究活动。这样就能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渐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提高中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注重其全面发展是我们教学的大政方针,这也确定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实现两个转变:由注重传授知识向注重提高素质的转变;由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的转变。实现转变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激发学生兴趣,精设问题思考,巧用时间练表达,合作探究写文字等措施,来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课堂上思维充分活跃起来,听、思、说、写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自主"学习中,教师、教材与学生的关系,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的流程与导向等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回答,提出了"师生共编教材""目标讨论商定""多课型共同开设"等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8.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最好奇、最爱动的时期,对什么事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语文课上真正"动"起来:营造融洽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思想"动"起来;运用合作探究形式,让学生的身体"动"起来。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可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总体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和高效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指导有助于发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势,避免信息技术运用的弊端,从而创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在初中物理教学实验中,教师可以科学合理分组,调动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性;精心设计实验,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充分信任学生,认识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适时有效指导,提高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