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5篇
基础理论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8 毫秒
1.
2020年3月20日9时33分,在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5.9级地震,应急管理部调度会商,要求迅速分析研判震情趋势。按照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及应急管理部的要求,自治区应急管理厅针对定日5.9级地震做了相关安排部署,阿里地区改则县地震灾害调研工作组立即前往定日县了解灾情。地震发生后,相关救援队伍已做好处突准备,定日县消防救援大队11人已就近前往地震震中区域,日喀则市消防支队组织39人、市森林大队组织25人,作为先遣队前往震中,其他官兵集结待命。储备物资能够保障3万余人(以棉帐篷为参考)。  相似文献   
2.
时间:2010年6月11日至6月29日行程:五千公里车型:沙漠王子手动四驱人员:经济版插蛏式四人行经验:二上青藏高原结果:开始自信无畏,途中艰辛备至,回家心存念想。第一天:福州飞成都转机抵圣城拉萨。友情提示:选择租车租司机是因路线以拉萨为起始点;其二,西行阿里有去天边地缘的感觉,藏北草原辽阔无垠,路标少便道多,藏地司机熟悉路况省心省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量野外调查与遥感数据人机交互式目视解译方法,运用3S技术,解译了日喀则机场周边9县1975年、1990年、2000年和2008年4期遥感数据,分析了风沙化土地的空间分布,以及近34 a风沙化土地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2008年日喀则机场周边共有风沙化土地50 053.31 hm2,其中,日喀则市、南木林县、白朗县和仁布县所占比例为51.41%。距离机场40 km内风沙化土地面积为21 338.54 hm2,占沙地总面积的42.63%,主要分布在仁布大桥以西、年楚河与雅鲁藏布江交汇处以东,高寒河谷两岸的南木林县和日喀则市江当乡境内的季节性边滩、江心洲和山坡上。1975-2008年间风沙化土地呈缓慢增长趋势,共增长了13.57%,年均增长率为175.94 hm2/a。以1990-1999年风沙化土地扩展最快, 2000-2008年增长最慢。气温升高、空气相对湿润程度下降是造成风沙化土地进一步扩展、蔓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后藏地区典型城市日喀则市和黄河三角洲典型城市东营市的大气首要污染物在2019年5—9月均为臭氧(O3)。虽然日喀则市O3超标天数少,但其年平均浓度高于东营市。两地地理气候、产业结构差异巨大,但O3年均浓度非常接近。对日喀则市和东营市的O3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O3污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后藏地区紫外辐射强烈,大气环境中O3的本底浓度值较高;与东营市相比,日喀则市春季O3浓度最高,全年最高值出现在5月,比东营市早1个月。NO2日喀则市O3的生成影响有限,对东营市O3的生成影响明显;PM2.5日喀则市O3的生成影响较小,对东营市O3的生成影响较明显;CO对日喀则市和东营市O3的生成均有一定影响。超低湿度和长时间日照的气象环境有利于日喀则市O3浓度的上升,高温、60%~70%的相对湿度和长时间日照的气象环境有利于东营市O3浓度的上升。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日喀则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的组成特征,利用Andersen分级撞击式采样器在夏、冬季进行大气颗粒物分级采样,采用离子色谱测定NH+4、Ca2+、K+、Mg2+、Na+、SO2-4、NO-3和Cl-等8种离子浓度.结果表明,夏、冬季总离子浓度分别为9648±3030、4925±1138 ng·m-3.夏季离子浓度高低顺序为Cl-﹥Ca2+﹥NH+4﹥Na+﹥SO2-4﹥NO-3﹥K+﹥Mg2+,Cl-、Ca2+、NH+4和Na+占总离子浓度的比重为74.9%;冬季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高低顺序为Cl-﹥SO2-4﹥NH+4﹥NO-3﹥Ca2+﹥Na+﹥K+﹥Mg2+,Cl-、SO2-4、NH+4和NO-3占总离子浓度的比重为88.0%.夏、冬季大气颗粒物中所有水溶性无机离子的粒径分布均成双峰型.夏季,大气颗粒物中SO2-4与Mg2+(r=0.951)、Ca2+(r=0.947),NO-3与Mg2+(r=0.904)、Ca2+(r=0.843),在0.01水平(双侧)上均显著相关;冬季,细粒子中K+与Cl-(r=0.740)、SO2-4(r=0.929)及NO-3(r=0.920),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日喀则市农业生态足迹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水资源足迹和化石能源供给地概念,对日喀则市2005年农业活动的生态足迹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日喀则市农业综合足迹为334 153.27 hm2,占日喀则市总足迹的77.6%,其中,化石能源地足迹仅占农业综合足迹的13.3%,表明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对农业综合足迹贡献最大的是耕地和牧草地,二者合占65.6%,主要原因是大量使用农用化学品和牧草地严重超载;生产足迹占农业综合足迹的82.8%,说明农村占用的大部分资源主要用来进行资源再生产.对日喀则市农业综合足迹的实证研究表明,资源产量法可以有效减小土地面积法引起的生态赤字扩大化现象,将肉、蛋、奶产品作为次级产品更能反映牧草地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7.
拉萨、日喀则空气微生物含量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皓文 《青海环境》2003,13(3):97-99
文章记述了用平皿沉降法于2001年5月间分别测定拉萨和日喀则两市的空气微生物含量状况。结果表明,拉萨和日喀则的空气微生物平均含量分别为15161.8CFU/m^3和12062.0CFU/m^3,说明其空气已达中度污染,拉萨的空气污染重于日喀则。同时分析了空气微生物含量等指标的时空变化及其原因,指出进一步开展两市空气污染监测和空气质量评价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日喀则宽谷植被以干暖性河谷灌丛和亚高山灌丛最为发育,其植被受基质及水热条件再分配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异,河谷地带是西藏“一江两江”中部流域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流动沙丘广布,使植被带有沙生特点,同一海拔高度因基质的不同而群落类型多样,本文在对这一地区植被的垂直变化、河谷植被的自然演变和沙漠化过程中的植被动态进行论述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本区植被在特殊自然条件下的演替过程和人类活动对植被变化的影响,为研究这一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途径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发展人工种草是缓解西藏草畜矛盾和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食物消费结构趋向多元化,内地食物消费比重增加,缓解了西藏地区食物生产压力,为西藏农业地区发展种草提供了有利条件。论文基于农户食物生产和消费调研数据、市场调研数据并且结合统计数据资料,在利用和改进Gerbens-Leenes等(2002)发展的食物消费与耕地需求之间关系的方法基础之上,系统分析了"一江两河"流域(拉萨地区、日喀则地区和山南地区)农户腾出耕地种草的潜力。结果显示,西藏农区居民家庭食物消费结构耕地需求不高,理论上腾出耕地种草潜力较大。2010年"一江两河"流域中的拉萨市、日喀则地区以及山南地区户均耕地需求分别为5 542.3、7 400.1和5 521.7 m~2,而腾出耕地种草的潜力分别为4 777.5、2 977.3和2 054.4 m~2,拉萨地区、日喀则地区和山南地区分别占到户均耕地面积的46.3%、28.7%以及27.1%。但是,考虑到当地快速的人口增长以及脆弱的生态环境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一江两河"流域不同地区应该根据各自农业生产特点以及畜牧业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农牧业结构调整,通过种草补贴等激励措施和政策,提高农户种草积极性,开拓饲草市场,统筹土地的种粮和种草功能,优化配置土地饲草资源,缓解当地草畜矛盾,增加农户种草收入。  相似文献   
10.
污染区域地下水是填埋场存在的最大环境安全隐患,为掌握西藏日喀则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地地下水受污染风险大小,文章通过收集相关资料等方法,采用DRASTIC模型,结合填埋场自身特征对场区地下水含水层脆弱性和污染源污染风险大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日喀则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自身污染风险等级较高,场区所在地为地下水防污性能中等区域。文章可以为日喀则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