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98篇
  免费   2476篇
  国内免费   1055篇
安全科学   6340篇
废物处理   459篇
环保管理   2501篇
综合类   14918篇
基础理论   1616篇
污染及防治   960篇
评价与监测   1542篇
社会与环境   912篇
灾害及防治   78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432篇
  2022年   480篇
  2021年   494篇
  2020年   667篇
  2019年   700篇
  2018年   475篇
  2017年   572篇
  2016年   775篇
  2015年   993篇
  2014年   2566篇
  2013年   1306篇
  2012年   1658篇
  2011年   1676篇
  2010年   1345篇
  2009年   1366篇
  2008年   1687篇
  2007年   1802篇
  2006年   1398篇
  2005年   1402篇
  2004年   1190篇
  2003年   1131篇
  2002年   816篇
  2001年   712篇
  2000年   607篇
  1999年   566篇
  1998年   481篇
  1997年   461篇
  1996年   435篇
  1995年   376篇
  1994年   297篇
  1993年   275篇
  1992年   232篇
  1991年   205篇
  1990年   216篇
  1989年   18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评估煤电行业从业人员因遭受职业危害暴露引起的健康负担大小,根据工作暴露矩阵法对燃煤发电职业暴露程度进行估算,利用健康效应分析和伤残调整寿命年指标构建燃煤发电职业暴露健康负担评价体系,实现职业暴露健康负担的量化评价。将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应用于3个燃煤电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类危害因素中,粉尘所致健康危害最大,人均健康负担约为8.861 a;各生产环节中,运输煤系统所致健康影响最大,约占整个生产过程的45.53%。  相似文献   
2.
合理的补偿标准是流域生态补偿的核心,也是激励生态系统服务提供者积极性、体现生态系统服务改善价值、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内容.基于成本收益双视角,以渭河流域为例,运用全成本法和选择实验法测算了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保护的成本收益,进一步借助鲁宾斯坦议价模型核算跨区域生态补偿标准.结果表明:(1)为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上游甘肃省的直接治理成本约为35021.27万元/a,间接成本约为107112.26万元/a,全成本约为142133.53万元/a;(2)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改善能够为中下游陕西省带来的收益为252912.96万元;(3)在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成本收益明确的前提下,若上游地区在协商中具有完全耐心或中下游地区完全没有耐心,则上游获得全部净收益,补偿标准为252912.96万元/a;若上游地区完全没有耐心,且当中下游耐心程度(贴现因子)为0.5时,则双方将均分净收益,即补偿标准为197523.25万元/a.总的来看,研究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保护的成本收益分析及跨区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提供了可行思路,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设定议价双方贴现因子进行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3.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于2016年9月和12月对南京市2个典型地区大气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质量浓度进行分析,并开展了PAHs组成特征、来源解析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区(六合区)和生活区(江宁区)大气(气态和可吸入颗粒态)中16种PAH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914.82和712.27 ng/m~3,苯并[a]芘毒性等效浓度分别为274.1和309.84 ng/m~3,且呈现冬季高、秋季低的特征。比值法源解析结果表明,燃煤污染是六合区PAHs污染主要来源,而江宁区主要表现为交通污染。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六合区和江宁区人群通过大气吸入PAHs的超额致癌风险分别为5.17×10~(-5)和5.85×10~(-5),均略高于可接受水平10~(-6)。  相似文献   
4.
引水明渠的安全运行风险评价对减少和预防其在输水运行过程中的灾害发生、提高其在运营期间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对引水明渠在运行期间的风险进行合理赋权和评价,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构建了多指标参数的明渠运行风险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包括主体结构风险、自然风险、水污染风险、组织管理风险和运行调度风险5个风险因子子系统及20个二级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1和VPRS法分别确定各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结合MIE理论优化指标权重;根据明渠工程的运行特点,选取多层次灰色理论计算引水明渠运行风险值,并根据相关规范和安全风险评价实践确定风险评价等级。将该模型应用于引大入秦工程中,结果表明:采用序关系分析法(G1法)和变精度粗糙集理论(VPRS)并结合最小信息熵原理(MIE)的权重确定方法(G1-VPRS-MIE),不但避免了层次分析法过度依赖专家的主观经验、克服了粗糙集理论在边界刻画的局限性,而且弥补了主观和客观方法相结合的不足;对于指标权重的确定更加客观合理,既能满足所得权重的客观性,也能保证评估结果具有一定的解释性,同时能够减少单一权重计算的偏差;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对于引水明渠安全运行风险等级的确定较为有效,并得出其风险等级为中等偏高,与实际情况一致。研究成果为引水明渠工程安全运行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同时可为类似气候环境的引水明渠区域规划、设计、施工提供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尤婷 《环境保护》2023,(14):46-49
环境纠纷指导性案例自发布以来就被赋予了极高的期望。通过对环境纠纷指导性案例司法适用的实践检视可知,在案例结构上,环境纠纷指导性案例审级程序较为集中、案件内容偏实体法等;在案例适用上,环境纠纷指导性案例数量虽然呈上升趋势,但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的效果并不佳。造成环境纠纷指导性案例适用较少的主要问题是裁判规则供给不足、裁判规则存在冲突、激励不足等。为此,完善环境纠纷指导性案例司法适用的路径在于增加环境纠纷指导性案例的类型、明确环境纠纷指导性案例遴选标准和激励法官运用环境纠纷指导性案例。  相似文献   
6.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绿色低碳技术支撑。绿色低碳技术进步与创新是实现相关行业和领域碳减排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当前绿色低碳技术评价已有研究进行了梳理,建立了建材行业绿色低碳技术评价方法,通过确定建材行业绿色低碳技术评价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规范技术评价流程,为建材行业选择和应用绿色低碳技术提供参考。同时,针对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建材行业应从绿色低碳技术转型升级、绿色低碳技术应用与协同提升、碳排放数据能力建设和碳交易能力提升等方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7.
冰川和湖泊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研究其动态变化对揭示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Landsat TM/ETM+/OLI和Sentinel 2A/2B MSI遥感影像提取青海省冰川和湖泊信息,并对其近20年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青海省冰川数量、面积和冰储量分别为3713条、3643.40 km2和259.63 km3,面积≥1 km2的湖泊数量和面积分别为231个和14374.56 km2;2000—2020年青海省冰川数量、面积和冰储量分别减少128条、464.63 km2(-0.60%/a)和29.58 km3(-0.54%/a),面积≥1 km2的湖泊数量和面积分别增加27个和2220.09 km2(0.84%/a);青海省境内冰川自西向东呈加快减少趋势,气温上升是主要影响因素;除柴达木盆地中部和北部、唐古拉山北侧等区域外,青海省大部分区域的湖泊水域面积呈增加趋势,气候暖湿化和...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土壤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上,参考模糊数学的架构,建立了由风险因素集、风险评价集、隶属度函数、评估矩阵和权重系数组成的评价模型,最终形成了一套场地重金属污染风险的综合评价方法.选取安徽铜陵某冶炼厂作为研究场地,分析场地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并验证该评价模型的科学性.结果表明,研究场地内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分别为As(1382mg/kg)、Cd(64.9mg/kg)、Cu(4973mg/kg)、Pb(3403mg/kg),As和Pb污染严重.相比于传统土壤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方法考虑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地下水迁移风险和生态风险3个方面,插值后不同风险所占面积比例为安全(25.3%)、低风险(5.86%)、中风险(9.00%)、高风险(59.9%).与内梅罗指数法对比,综合评价风险结果中的高风险区域面积下降了9.50%,而中风险、低风险和安全区域的面积则分别上升了约3.54%、3.83%和1.20%,整体风险有所降低.与传统土壤评价方法对比,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综合评价方法不局限于重金属总量单一因素对土壤污染风险水平的限制,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及土地二次利用途径对其进行更加详细的污染风险评...  相似文献   
9.
场地原位修复中的修复药剂灌注成效是场地修复成果的关键,因此如何评价修复药剂灌注成效对场地原位修复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电阻率成像法(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 ERT)对云南某焦化场地在原位修复过程中的修复药剂灌注成效进行评价。根据灌注前、灌注中、灌注后的地下电性差异及变化特征,推断修复药剂在地下的传输分布情形。结果表明:灌注前后监测井中地下水的水温、pH、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等基本水质参数的变化与场地2D与3D剖面的电性变化基本保持一致,表明修复药剂灌注成效较好,证实了ERT在原位修复药剂灌注成效评价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可对类似场地原位修复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盐碱湖泊微生物群在高盐胁迫下的适应策略,以地处内蒙湖区的岱海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揭示其氮代谢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特征,探究盐胁迫下环境因子对氮代谢功能的影响以及微生物群落构建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岱海沉积物氮代谢以异化硝酸盐还原为主要途径,伴随固氮、硝化、反硝化、同化硝酸盐还原、全程氨氧化等5条途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56.31%~59.19%)、绿弯菌门(Chloroflexi)(8.26%~12.89%)、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3.2%~6.4%)是丰度前三的优势菌门,较其他湖泊沉积物优势菌群未见明显差异,但在属水平特异性显著,硫杆菌属(Thiobacillus)(9.8%~15.22%)、未辨别的γ-变形菌纲(unclassified_c_Gammaproteobacteria)(3.49%~4.02%)、硫碱弧菌属(Thioalkalivibrio)(2.69%~3.31%)是参与氮代谢优势菌属.盐度、总氮、总磷及pH值是影响基因丰度的主要环境因子.氮代谢微生物群落构建由确定性过程驱动,在环境过滤作用下6个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