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54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36篇
综合类   345篇
基础理论   50篇
污染及防治   45篇
评价与监测   54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63篇
  2025年   1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针对某型飞机的腐蚀问题开展研究,制定结构腐蚀修理和防腐改进措施。方法对外场飞机的腐蚀情况进行统计归类,对现有飞机防护体系进行梳理,分析结构腐蚀原因和防护体系的不足。在对飞机服役地区环境进行实测的基础上,编制飞机地面停放环境谱和飞机结构局部环境谱。研究制定结构防护体系设计改进措施,并通过加速腐蚀试验验证设计改进效果。结果与结构设计改进前的原始状态相比,防腐改进后的结构日历寿命提高1.6~5倍。结论飞机防护体系薄弱的情况下容易引发多种类型的腐蚀问题;系统地对飞机结构腐蚀问题进行治理,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A biomass-generated soot was sequentially treated by HCl-HF solution, organic solvent, and oxidative acid to remove ash, extractable native organic matter (EOM), and amorphous carbon. The compositional heterogeneity and nano-structure of the untreated and treated soot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sis, BET-N2 surface area, and electron microscopic analysis. Sorption properties of polar and nonpolar organic pollutants onto the soot samples were compared, and individual contributions of adsorption and absorption were quantified. The sorption isotherms for raw sample were practically linear, while were nonlinear for the pretreated-soot. The removal of EOM enhanced adsorption and reduced absorption, indicating that EOM served as a partitioning phase and simultaneously masked the adsorptive sites. By drastic-oxidation, the outer amorphous carbon and the inner disordered core of the soot particles were completely removed, and a fullerene-like nanoporous structure (aromatic shell) was created, which promoted additional π-π interaction between phenanthrene and the soot.  相似文献   
3.
采用355nm紫外光照射HNO2-萘-H2O体系.研究表明,光照后体系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的光反应过程是通过HNO2激光光解产生OH自由基,OH自由基再与萘反应生成 ,反应速率常数为(1.1±0.1)×1010M-1·s-1.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北京岛式站台噪声水平及噪声特点,选取了北京地铁2号线和5号线的10个岛式站台进行了实地的测量,从噪声级以及频谱角度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测量时间内的LAeq,max都高于标准限值80dB(A)。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得出,2号线与5号线在LAeq以及LAeq,max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2号线和5号线噪声在相近的水平上。通过噪声频谱的时程曲线也直观的得出列车在进出站过程中噪声级大于80dB(A),无列车通过且不受相反轨道列车影响时的背景噪声在65dB(A)左右,受影响时在70dB(A)左右。倍频程频谱分析得出,地铁站台噪声具有明显的中频特征。进一步分析,2号线和5号线站台都存在若干的主频,其基频和谐频分别为63、250和1kHz。  相似文献   
5.
采用蒸发浓缩法处理早期、中期和晚期垃圾渗滤液,研究渗滤液的COD和TOC的蒸发规律,并对不同填埋龄渗滤液及蒸发分离出的冷凝液进行三维荧光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垃圾渗滤液中蒸发前段COD和TOC的蒸发量较大、蒸发中段大幅度降低、蒸发后段又略有升高,冷凝液中COD和TOC呈一定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0.999 9);渗滤液DOM组分随填埋时间的推移发生显著变化,易生物降解的色氨酸类物质和与微生物代谢有关的溶解性微生物副产物逐渐转化为大分子、难降解的富里酸类和胡敏酸类物质;随着蒸发过程的进行,色氨酸类物质与溶解性微生物副产物逐渐进入冷凝液,而富里酸类和胡敏酸类物质均不会进入冷凝液,起到明显的分离作用。由此可见,早期垃圾渗滤液主要为小分子类有机物,不适合用蒸发法处理,对主要为大分子、难降解类物质的中晚期垃圾渗滤液较适合采用蒸发法处理。  相似文献   
6.
采用模拟重金属废水的正交试验设计,进行赭石对模拟重金属废水的吸附效果研究,探讨pH、赭石加入量和振荡时间等影响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pH、赭石加入量和振荡时间条件下,赭石对6种重金属(Pb、Cd、Mn、Zn、Cr和Ni)均有较好吸附效果,对Pb、Cd、Mn、Zn和Cr的最大吸附率可达100%,对Ni的吸附率达8963%。处理后废水中重金属达到污水排放标准。各影响因素对Mn、Zn和Cr吸附效率的影响大小表现为:pH>赭石加入量>振荡时间,Ni和Cd表现为:赭石加入量>pH>振荡时间,Pb表现为:pH>振荡时间>赭石加入量。赭石对废水中重金属吸附的最佳条件为赭石加入量40 g/L,pH 10~10.5,振荡时间2 h。  相似文献   
7.
超重力技术治理火炸药行业氮氧化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炸药行业排放氮氧化物(NOX)具有浓度高、排放点不集中和间歇排放的特点,采用超重力技术对尾气中高浓度的NOX进行湿法吸收.以清水为吸收剂,研究了进气量、液气比和超重力因子等因素对NOX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级NOX吸收率可达64.69%(β=90).超重力旋转填料床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低和操作方便等优点,适宜于火炸药行业吸收NOX.  相似文献   
8.
海面溢油的荧光光谱鉴别法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荧光光谱技术在鉴别海面溢油中的应用和进展。根据荧光光谱的三维特性 ,分别阐述了普通荧光光谱、同步荧光扫描光谱、可变角同步扫描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等不同荧光光谱的“指纹”信息特征 ,并介绍了导数荧光法、低温荧光法、磷光光谱法等辅助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9.
    
Advantages of the informal assessment of biodiversity based on the phytosociological spectrum (the ratio of specie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higher units of ecological-floristic classification in the cenoflora) are demonstrated in a study of pine forests of the Southern Urals (classes Vaccinio-Piceetea, Brachypodio-Betuletea, and Querco-Fagetea). The phytosociological spectrum reflect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better than formal estimations of , , and -diversity.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