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8篇
  免费   1313篇
  国内免费   151篇
安全科学   2337篇
废物处理   128篇
环保管理   1281篇
综合类   3736篇
基础理论   719篇
污染及防治   523篇
评价与监测   436篇
社会与环境   597篇
灾害及防治   575篇
  2025年   42篇
  2024年   159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273篇
  2021年   315篇
  2020年   336篇
  2019年   311篇
  2018年   246篇
  2017年   343篇
  2016年   365篇
  2015年   331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446篇
  2012年   620篇
  2011年   619篇
  2010年   472篇
  2009年   513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546篇
  2006年   512篇
  2005年   443篇
  2004年   393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316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97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分析了我国目前实施危险废物交易的意义和必要性及危险废物交易现状,提出在危险废物交易还处于市场化运行的初级阶段,引入信息化技术,为危险废物交易同时提供监管和市场化平台,建立健全配套的管理制度和办法,是实现危险废物的循环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湿地植物在处理高负荷有机废水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氧化胁迫。本研究基于对浮萍的有机污染胁迫模拟系统,通过对浮萍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防御系统的监测与分析,研究了浮萍对有机污染胁迫的耐受能力及胁迫去除后浮萍的恢复规律。结果表明,浮萍对有机污染胁迫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在胁迫去除后,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在COD小于400mg/L时,浮萍并未受到氧化胁迫;当COD达到800 mg/L时,浮萍体内ROS含量上升,细胞膜脂过氧化加剧,但抗氧化酶活性升高,抗氧化物质含量增加,浮萍可保持生长,胁迫去除后,抗氧化防御系统可恢复到对照水平;当COD过高(≥1 000mg/L),ROS急剧上升,抗氧化防御系统遭受破坏,造成不可逆伤害,胁迫去除后不能恢复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四川部分林业土壤为例,应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土壤资源的质量评价。采取聘请众多专家分级、打分的办法制定评价标准和确定评价因素权数。实施了专家系统与综合评判的联合运用技术,并探讨了提高土壤质量评级精度的“加细”评判问题。最后,通过比较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与传统法(评分法)的评价结果,指出前者具有更强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4.
韩梅 《中国环境管理》2025,17(2):112-118
当前学界就生态环境法典的编纂路径已基本达成共识,即采用“适度”的实质性编纂路径,最终形成体系型法典。但什么是适度法典化,法典的哪些要素可以适度妥协,还存在探讨空间。考察传统的法典理论,体系型法典的核心即体系,主要表现为价值体系的绝对完备性、外部体系的逻辑性与适度开放性。环境法的公私融合本质,决定了适度法典化理论的核心应为价值体系的适度。外部体系适度则不属于环境法的理论创新,而是传统法典理论的实践结果。为达成法典消除规范矛盾、尽量覆盖全部法律规范以提升法安定性的一般目标,生态环境法典的外部体系应尽可能融贯。是否建构起融贯的外部体系,是判断生态环境法典是否构成实质法典的主要根据。  相似文献   
5.
在推动开展全国生态质量监测评估的背景下,分析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监测工作现状及开展生态质量监测的必要性。从优化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职能、强化生态质量监测人才培养机制、推进科技项目引领示范等角度,提出了兵团生态质量监测体系的构建思路,以及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建设、生态质量样地监测、生态遥感监测与评价等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6.
基于GF-2卫星影像数据、路网数据、POI数据,应用缓冲区分析、最短路径分析等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凤阳县在宜居城市维度中的典型指标城市综合医院覆盖率和公交站点覆盖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凤阳县城市综合医院覆盖率为91.98%,评价结果为良,布局合理,可进一步优化;公交站点覆盖率为80.11%,评价结果为中,虽基本满足居民公交可达需求,但覆盖能力不足。23项宜居城市维度指标评价结果为6项优、9项良、4项中、4项差,总体优良比例为65.22%,表现良好,公共服务设施的平衡性和共享水平有待提高。GIS可视化特征能更直观地识别城市发展中的问题,提高城市宜居性评价精度。  相似文献   
7.
孙宝东  张军  春雨童 《环境工程》2023,41(10):223-229
为科学评估中国省域碳中和能力,基于能源-经济-环境(3E)体系提出了中国省域碳中和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改进的TOPSIS方法,通过对我国30个一级行政区(西藏、香港、澳门、台湾除外)碳中和能力的分析评价,验证所提体系方法的有效性,为地方政府实现碳中和提供有益参考。结果表明:改进的TOPSIS方法可以有效评价一个地区的碳中和能力;经济对碳中和能力的影响强于能源和环境;根据碳中和能力强弱可分为优势突出省份、相对均衡省份和部分落后省份,其中优势突出省份以经济发达省份为主,部分落后省份以传统资源型省份为主,各类型省份的碳中和能力提升路径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根据社会组织中客观存在的层级结构,描述了环境监测站的层级构成及其基本职能, 认识和合理利用层级管理制度有利于内设机构的设置、合理地配置其职能并确保机构高效 运行。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