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乌鲁木齐近十二年(1997~2009)降水中化学组分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近12年(1997~2009)降水的化学组分分析,表明大气环境中的年际pH值在6.04~7.42间波动。∑阴离子所占百分比约为∑阳离子2倍。SO2-4和Ca2+分别是阴离子和阳离子中占比重最大的离子,直接影响降水的化学性质。近年来,SO2-4在阴离子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而NO-3则逐年增加,说明乌鲁木齐市在控制燃煤型污染方面采取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而机动车尾气污染日益加重,大气环境中各阴离子的组分比例在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3.
采用以XAD-2树脂为吸附介质的大气被动采样器,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设置6个采样点,进行了为期2年(2005年-2007年)的环境大气样品采集。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方法对HCB,HCHs,DDTs和PCBs测定。结果表明,平行样品的重现性良好,平均相对偏差为9%。POPs检测下限的范围为1.0pg/m^3-5.9pg/m^3。2年的年均值数据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和规律性。以XAD-2树脂为吸附介质的大气被动采样器能够便利地采集进而测定半年或一年污染物的平均浓度,可以经济、有效地获得大气中痕量POPs的年均值。ρ(α—HCH)/ρ(γ-HCH)从成都到卧龙的上升的趋势反映的是传输过程中HCH的降解;而卧龙地区跨年度数据所反映出的ρ(α—HCH)/ρ(γ-HCH)下降趋势,可以归因于林丹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大气环境数据分析预测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西安市2006年9月27日至2008年5月3日每日的SO2平均浓度时间序列为例,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对前555个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合适的时间序列模型ARIMA(1,1,2);利用神经网络中的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对同样的样本进行训练,用这三种方法对2008年4月4日至2008年5月3日的SO2日均浓度值进行了预测,并用同样的方法分析预测了同期PM10日均浓度值,最后比较了它们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利用这三种方法进行浓度预测都是可行的,其中RBF神经网络法的预测误差最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大连市近三十年大气环境变化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近三十年来大连市在经济快速发展 ,能源不断增加的情况下 ,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同时针对目前仍然存在的由能源结构不合理、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及二次扬尘等污染问题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进行结构和布局调整、推进清洁生产、深化环境综合整治及加强立法执法和全民参与等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主动采样技术在中国大气POPs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查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中国大气环境介质的存在水平,该研究首次采用主动采样技术,在中国境内大尺度范围内进行了环境大气中POPs的监测工作.利用主动采样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采集数百立方米的大气样品.分别利用玻璃纤维滤膜采集大气颗粒物(固相)中的POPs,同时使用聚氨酯泡沫(PUF)吸附气态的POPs.该采样技术还便于样品的运输和保存.研究表明,大气主动采样技术可以很好地运用于区域大气POPs的监测工作并填补了我国在POPs履约监测中专用仪器设备的空白. 相似文献
7.
8.
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加权灰色关联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灰色理论建立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加权灰色关联模型 ,运用污染贡献率确定权重系数。与其它评价模型相比 ,加权灰色关联模型还具有排序功能 ,实例表明该模型是简便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二次热解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石化工业区大气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质谱检测器同时进行全扫描和选择离子扫描,全扫描定性,选择离子扫描和内标法定量。方法线性良好,50种目标化合物的检出限为0.14ng-2.45ng,在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中,1,1-二氯乙烯和二氯甲烷回收率较低,氯仿和苯低浓度回收率较差,其余46种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为83.4%-116%,RSD为0.5%-8.9%。 相似文献
10.
汪立河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2,14(5):14-17
研究了马鞍山市大气环境中苯并(a)芘的分布与变化规律,监测了马鞍山市各功能区,新老市区的居民区及交通要道大气环境中苯并(a)芘的含量,该市功能区内的工业区大气中苯并(a)芘污染严重,最高质量浓度达50.31ng/m^3,居民区内老市大气中的苯并(a)芘污染明显高于新市区,究其原因,老市区是马鞍山,市工业发源地,属居民,商业及工业混合区,研究中发现,大气中苯并(a)芘含量高低有季节性的昼夜变化现象,时空分布和迁移变化规律明显,并且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与苯并(a)芘的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