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151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多宾斯坎普(DobbinsCamp)水质模型进行了修正;并分别运用传统多宾斯坎普模型和修正模型,对某河段实测资料进行BOD、D(氧亏)计算,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及分析溶解氧对有机物降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生物传感器在渔业监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生物传感器在监测渔业环境中的BOD、N、P、病原体、农药和重金属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进展 ,分析了生物传感器在海洋渔业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同时阐述了利用基因工程微生物技术、分子烙印技术、多成分实时分析技术等先进技术提高生物传感器的性能并扩大其在海洋渔业领域中的应用范围 ,在海洋渔业环境中为实现生物传感器与计算机在线自动监测与控制 ,开拓新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27种取代苯类化合物在松花江江水中的生物降解性。采用量子化学MOPAC6.0-AM1法计算了化合物的分子量(MW)、生成热(Hf)、分子总表面积(TSA)及最高占有轨道能(EHOMO),结合辛醇/水分配系数lgP及酸解离常数pKa对其中22种化合物的BOD值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如下模型:BOD=105.73-0.439MW-0.076Hf-6.660lgP n=22,R2=0.821,SE=8.250,F=27.56,P=0.000应用所得模型对其余5个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进行了预测。只有一个化合物的相对预测误差大于20%,为20.8%.平均预测误差为12.4%.  相似文献   
4.
研究苯酚在预活化聚酰胺膜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上的响应特性,适量儿茶酚的存在可加快传感器到达恒态的速度。被固定酶的量、活性及传感器的有效面积等是影响检测灵敏度的主要因素。首次采用预活化聚酰胺膜固定酪氨酸酶,并与浸蜡石墨电极组合成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在温度25℃电位-0.200VvsSCE,儿茶酚浓度5×10(-7)mol/L,底液0.1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6.50下,采用电流法测定苯酚及水样中的酚。酶膜的制备、替换和贮存极为方便,酶膜贮存5个月未见活性下降,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线性范围2×10(-7)-1.25×10(-5)mol/L。  相似文献   
5.
聚苯胺修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聚苯胺膜,并通过静电吸附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形成聚苯胺修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电极.聚苯胺在电极与酶分子之间传递电荷,因此,在没有额外的电子媒介体的条件下,这种酶电极对H2O2的电流响应高达25μA,响应时间小于15s.酶电极与流动注射分析相结合构成实验系统,可以测量0.1mmol·l-1H2O2,表观米氏常数为Km=9.51mmol·l-1.  相似文献   
6.
单室MFC型生物毒性传感器对重金属离子的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锋  刘志  周奔  周顺桂  饶力群  王跃强 《环境科学》2010,31(7):1596-1600
构建了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air-cathode microbial fuel cell,ACMFC)型生物毒性传感器,以含重金属离子(Cd2+、Cu2+)人工配水为检测对象,分析了有毒物质对检测仪的抑制率与有毒物质浓度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①单室MFC型生物毒性传感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敏度较高,可用于水体重金属离子(Cd2+、Cu2+)生物毒性的快速检测;②在实验条件下,该生物毒性传感器检测时间4h,清洗时间2~10min,恢复时间4h;③检测结果显示,实验室自配Cd2+、Cu2+及其混合液IC20值分别为0.6、0.8和0.25mg/L,有毒物质浓度与MFC产电量的抑制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0、0.9744和0.9907.  相似文献   
7.
陈向强  何苗  蔡强  朱仕坤  施汉昌 《环境科学》2006,27(8):1627-1630
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制作厚膜型电极,通过交联法将乙酰胆碱酯酶固定在电极上,开发快速检测水中有机磷农药的酶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对电极所做的检测结果表明电极彼此间的差异在10%以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在交联剂、酶和底物等方面优化传感器的工作参数,确定了戊二醛、酶和底物的浓度分别为0.2%、0.5 mg/mL和10 mmol/L时,传感器响应最好.在交联固定酶的情况下,根据酶活受到有机磷抑制的原理,采用时间-电流法对特丁硫磷和对硫磷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这2种有机磷的检测限都可以达到1 ng/mL,线性区间1~10 000ng/mL.在物理吸附固定酶的情况下,采用循环伏安法对特丁硫磷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采用循环伏安法检测的灵敏度比采用时间-电流法的灵敏度要高.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采用简便方法检测痕量铅离子(Pb2+)的需求,构建了新型的超灵敏、高特异性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器,用于水中Pb2+检测.以硫醇化GR-5脱氧核酶(DNAzyme)为Pb2+特异性识别探针,并自组装到芯片金膜表面,底物官能化的纳米金(S-AuNPs)用于信号增强,并与DNAzyme杂交形成传感薄膜.AuNPs不仅增加了质量变化,其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与芯片表面传播SPR的耦合作用也可产生信号放大的效果.在Pb2+离子存在下,DNAzyme催化底物裂解,导致AuNPs的去除并引起SPR信号显著变化.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扫描电镜对芯片表面的表征分析验证了传感薄膜构建过程和检测原理.Pb2+检测实验结果表明,1 μmol/L DNAzyme修饰的传感器检测效果最好,检测限为80pmol/L,并在100nmol/L范围内与Pb2+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R2=0.992).该传感器对10倍浓度的其他金属离子无明显响应,说明其具有良好的Pb2+特异性;检测自来水和地下水中Pb2+的结果与ICP-MS方法有良好的一致性.研究建立的Pb2+检测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且操作简便,具有现场检测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韩相奎  周春生  董春兰 《环境科学》1991,12(6):37-39,47
本文探讨了稀释倍数影响BOD测定结果的生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稀释倍数不同所引起的BOD测定值不同的原因在于培养体系内食料微生物比F/M值的不同.在相同接种条件下,稀释倍数愈大,BOD测定值和耗氧速率常数K值也愈大,而其BOD_u值基本不变.对标准葡萄糖-谷氨酸溶液来说,不同F/M值的两个培养体系的活菌总数峰值均在两日内出现,且F/M值大的其峰值相对滞后出现;细菌种群在内源呼吸期之前的耗氧速率较大,内源呼吸期的耗氧速率较小.  相似文献   
10.
双酚A是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逐渐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平面波导型荧光免疫传感器可以对水样中存在的痕量双酚A进行快速高灵敏度检测.在最优检测条件下测得双酚A标准曲线的检出限为(0.04±0.007)μg·L-1,线性区间为0.16~22.40μg·L-1,半抑制浓度为(1.67±0.47)μg·L-1.加入0.5%的EDTA到样品溶液中可以削弱水体硬度的干扰,并在最优条件下测得4种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在88%~11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表明该方法可以运用于实际水样中双酚A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