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山仔水库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及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依据2003年3~11月对山仔水库的逐月调查和监测数据,分析叶绿素a含量的时空分布情况,探讨叶绿素a与相关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应用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对山仔水库水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山仔水库除了3、10、11月份处于中营养状态,其余月份都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叶绿素a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日溪进口和山仔水库坝前的叶绿素a含量较高;初夏和秋末出现高峰,叶绿素a含量分别高达211 mg/m^3和93mg/m^3。多元统计分析表明,与山仔水库叶绿素a含量显著相关的因子是水温和溶解氧。生物因子评价表明,山仔水库浮游藻类的种类和数量都达到了富营养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3.
4.
5.
分光光度法测定浮游植物叶绿素a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浮游植物叶绿素a测定方法中的国家标准方法丙酮三色法与目前国际上使用的方法乙醇单色法进性了比较,实验材料使用了实验室培养的栅藻,避免了藻类种类对于测定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乙醇法的萃取率高于丙酮法,但由于乙醇法实验条件的难以控制,其结果的方差较大;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间的相关性很好,相关系数为0.9998,因此得出两种方法测定结果间的换算公式为Chla乙醇=1.658 Chla丙酮-5.821。还研究了乙酸滤膜的溶解对于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滤膜的溶解未对测定结果造成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显微计数和叶绿素α测定两种主要藻类的监测方法进行了简要评述,提出在水源水除藻研究中应针对不同的除藻机制,采取不同的藻类监测方法。化学氧化除藻大都使用强氧化剂,将它们投入含藻的水体后,能穿透藻类细胞壁,扩散至细胞内部氧化叶绿素,使藻类代谢终止、死亡,故宜采用叶绿素α法。生物法除藻是利用生物对藻类的吸附、捕食和分解等作用去除藻类,则应采用计数法。 相似文献
7.
杭州西湖水体生态环境参数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 2 0 0 0年的西湖常规监测数据 ,分析了西湖水体中生态环境特征参数的季节变化和相互关系。分析表明 ,西湖水体各生态环境参数 ,除总氮外 ,均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总磷、溶性正磷酸盐、叶绿素 a和藻类季节变化一致 ,在夏季形成高峰 ,冬季最低 ;三无机氮高峰值出现在冬季 ,夏季含量为全年最低。 2 0 0 0年西湖水体总氮年均值为 2 .0 5 m g/L ,总磷年均值为 0 .12 6mg/L ,N/P大于 16,西湖属于磷控制型富营养湖泊。通过相关分析 ,从另一方面说明磷是西湖水体的限制因子 ;硝酸盐对西湖沉积物和湖水之间的磷酸盐平衡有一定的影响 ;硝酸盐对西湖水体中浮游植物生长繁殖可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