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完全免费   9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超低排放下燃煤电厂颗粒物排放特征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6家经过超低排放改造的燃煤电厂,对湿法脱硫(WFGD)和湿式电除尘器(WESP)进出口烟气中TPM、PM_(10)、PM_(2.5)、PM_1进行测试,分析研究超低排放下燃煤电厂颗粒物的排放特征及电除尘器后净化设备对颗粒物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6家电厂TPM、PM_(10)、PM_(2.5)、PM_1排放浓度分别为0.75~2.36、0.71~2.12、0.65~1.96、0.51~1.57 mg/m~3。分析烟气中颗粒物粒径分布可知,除尘器后,PM10占TPM质量比低于40%,且比例随烟气经过WFGD和WESP而逐渐降低。WFGD对PM2.5有较好的脱除效果,而WESP对PM1脱除效果显著。为满足超低排放标准,6家电厂除尘器后脱除设备综合除尘效率大多在85%以上。计算得到6家电厂TPM、PM_(10)、PM_(2.5)、PM_1排放因子,与超低排放改造之前同等级燃煤电厂相比,6家电厂不同粒径颗粒物排放因子均显著降低,也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燃煤电厂颗粒物排放因子。  相似文献
2.
安徽某燃煤电厂周边土壤汞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当地气象条件,采集了安徽某燃煤电厂周边地区的土壤,采用冷原子吸收法测定其汞含量,应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分析了电厂周边表层土壤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性,分析了土壤中汞与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电厂周边表层土壤汞含量范围为0.015~0.076 mg/kg,平均值为0.029 mg/kg,虽未超过国家允许的标准,但与当地背景值及安徽省土壤汞含量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土壤汞含量的总体分布特征为除距排放源1~2 km的环形区域受影响最大外,污染程度随着与电厂距离的增大而递减,汞含量空间分布受主导风向影响呈现明显的条带分布。相比于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法能更好地反映燃煤电厂周围土壤中汞的污染水平和生态风险程度。土壤汞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南京某燃煤电厂汞的排放特点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南京某燃煤电厂330 MW机组,对煤、炉渣、粉煤灰、烟尘、石灰石、石膏和烟气中的汞取样测量,探讨煤中汞在燃烧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并进一步分析汞的排放特点及分布特征。指出,煤经燃煤锅炉炉内高温燃烧后,炉渣中的汞对环境影响不明显;粉煤灰、烟尘中的汞存在富集现象,且随着粒径变细,富集程度加剧;燃煤锅炉燃烧后,随石膏排放的汞占比较大,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烟气流速测量标准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比较了国内外燃煤电厂烟气流速测量技术及相关标准,分析了测量仪器、矩形烟道采样位置及采样点位置和数目等方面的异同,结合我国电厂现场烟气流速测量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修改《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相关内容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选取上海市7家未安装气-气换热器的国控燃煤电厂作为研究对象,从煤质、除尘器、脱硫协同脱除作用以及锅炉工况负荷等方面探讨对颗粒物浓度排放系数 K值产生的影响,得出上述因素通过改变脱硫进口颗粒物浓度值影响 K值,当脱硫进口颗粒物浓度较低、波动范围较小时,其 K值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当脱硫进口颗粒物浓度较高、波动范围较大时,其 K值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等结论。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燃煤电厂烟气排放过程(工况)监控系统的架构,排放过程监控子系统、参数监测子系统和数据采集传输子系统的实现方式,过程监控采集参数选择方法,模型建立步骤与验证方法。结合实际应用,分析如何判定脱硫设施运转正常,烟气参数监测是否正确,并提出了做好过程监控系统工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南京市8家国控污染源13台(套)燃煤锅炉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燃煤电厂烟气中汞主要以气相部分汞形态存在,其排放值均达标,为0.16~15.9μg/m3,均远低于标准限值;煤质中汞含量与电厂烟气中汞浓度变化曲线的趋势是大致相似,相关系数为0.91;燃煤电厂机组容量、发电负荷越大,汞平均排放因子呈变小趋势;静电除尘器、湿法脱硫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的净化配置对汞的脱除效率最高,达到95.4%。  相似文献
8.
对江苏省9家燃煤电厂入炉煤中ω(汞)及烟气中ρ(汞)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9家燃煤电厂入炉煤中ω(汞)为54.5~297 ng/g,平均值为139 ng/g,低于我国煤中ω(汞)的平均值(220 ng/g)。燃煤电厂排放烟气中ρ(汞)为0.08~16.97μg/m^3,远低于《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汞及其化合物标准限值(30μg/m^3)。通过对燃煤电厂入炉煤中ω(汞)与最终排放的烟气中ρ(汞)进行分析,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简述汞污染和控制问题成为环境问题的新热点和前沿研究领域,介绍中国燃煤电厂烟气汞监测试点的基本情况。分析江苏省7家燃煤电厂煤中汞及烟气中汞排放水平,提出利用现有的除尘、脱硫、脱硝设施,能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汞的排放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10.
汞的测试技术包括采样和分析两部分,其中汞含量的分析方法已经相对比较成熟,限制测试技术发展的诸多问题主要来源于取样过程。根据不同的取样方式,将现有测试技术分为湿式采样分析法、干式采样分析法以及在线分析技术3种,重点介绍了3种方法的采样原理、系统构成、过程的影响因素以及适用范围。最后针对CVAAS、CVAFS、AES 3种汞含量测定技术在Hg CEMS测试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对比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