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完全免费   6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1.
火电厂烟气自动化监测系统的比对监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火电厂烟气自动化在线监控系统按照《固定污染源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 76-2001),以及《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和《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T 57-2000)对大气污染物中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流速进行了比对监测,结果表明,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流速的测定结果均符合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2.
污染源水质COD在线仪器比对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几种现场应用较多的水质COD在线监测分析与实验室分析方法在原理、方法等方面的主要差异,针对比对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在样品采集、仪器原理选择、仪器定期校正等方面做好水质COD在线监测比对实验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颗粒物对污染源COD水质在线监测仪比对监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污水中的颗粒物是COD在线监测仪在比对监测时出现较大误差的原因之一,就颗粒物对COD在线监测仪是否产生影响以及影响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OD在线监测仪的预处理系统去除颗粒物会带来比对监测的误差,并且随着颗粒物浓度增加,误差增大;预处理系统过滤器尺寸也会对比对监测的误差产生影响,针对同一浓度水样,孔径越大误差越小,针对同一孔径过滤器则水样浓度越高误差越小。  相似文献
4.
以镇江市国控废气污染源在线比对监测为例,分析了国控废气污染源比对监测存在的典型问题,从监测规范、比对方法、运维管理等角度剖析原因,提出,合理设置手工与在线监测点位,减少比对监测方法干扰因素,加强在线监测仪器维护监督管理等建议,从而提高比对监测合格率,更好地开展国控污染源在线比对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目前比对监测工作的依据以及比对监测现状,指出了比对工作的常见问题,如共性问题、颗粒物比对监测、二氧化硫比对监测、流速比对监测、合理选择比对方法等,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监测人员应对各种参比监测方法熟练掌握,了解各个企业的CEMS系统原理、方法和工况,在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前提下提高比对工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对2种便携式烟气预处理器在比对监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探讨,通过对2种烟气预处理器工作原理及在实际应用中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显示在"高湿低硫"条件下,电子冷凝预处理器析出的冷凝液会造成二氧化硫的损失,在应用中应加快除水,减少烟气与冷凝水接触的时间,并防止冷凝液出现在伴热管线与预处理器烟气入口之间。而便携式Nafion预处理器由于具有独特的干燥性能,抗干扰能力,在"高湿低硫"的比对监测中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对15家氨氮自动监测设备比对试验考核不合格的污水厂及印染厂的考核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水污染源氨氮自动监测设备比对试验考核指标存在一些问题。结合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以及地表水自动监测技术规范,提出了水污染源氨氮自动监测系统按照不同排放浓度实施不同比对试验考核指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利用拉曼光谱对采样后的滤筒进行分析,发现废气中的硫酸铵-硫酸氢铵气溶胶是造成成都市部分企业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颗粒物比对监测结果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在对含硫酸铵-硫酸氢铵气溶胶废气进行颗粒物浓度比对监测时,参比方法(重量法)测定的颗粒物浓度是一定标干采样体积下废气中固体微粒和硫酸铵-硫酸氢铵液体微粒结晶后产生的晶体的总质量,基于光散射法的CEMS颗粒物浓度测试系统测定的颗粒物浓度只是一定标干采样体积下废气中固体微粒的质量,由此导致参比方法测出的颗粒物浓度远大于CEMS测出的浓度,造成比对误差远超出允许值范围。  相似文献
9.
对南京市某典型企业固定污染源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开展比对监测,将在线监测结果和便携式仪器监测、手工监测结果作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在线监测系统线性误差与量程漂移可以满足现阶段管理要求,实际样品比对过程中采用不同的采样分析仪器,监测结果差距较大,便携式分析仪结果相对误差较小(为3. 72%),手工监测结果相对误差较大(为48. 3%)。建议加强污染源废气手工监测的质控管理,强化在线监测设备的运维管理,推进污染源非甲烷总烃CEMS合理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非甲烷总烃自动连续监测系统进行示值误差、响应时间、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等性能测试,对非甲烷总烃便携式分析仪进行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等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满足相关要求后同时利用便携式催化氧化-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催化氧化-FID)、便携式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GC-FID)和实验室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GC-FID)对固定污染源非甲烷总烃自动连续监测系统进行现场比对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工况变动较大的情况下,便携式FID法与实验室GC-FID法测试结果相对误差为19. 6%~35. 1%,具有很好的可比性。以实验室GC-FID法为参比方法时,自动连续监测系统相对准确度为64. 1%,不满足《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1013—2018)的要求。以便携式FID为参比方法时,自动连续监测系统相对准确度分别为28. 6%和35. 3%,相对《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 38—2017)方法一致性更好,均能满足《HJ 1013—2018》的要求。提出,应推进便携式方法在自动连续监测系统验收和质控比对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