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通过对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考评方法研究,认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其指标体系由重庆环境质量背景、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及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适宜度需求3部分组成。提出了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评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介绍了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评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体系组成及部分指标说明和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3.
我国流域水生态完整性评价方法构建 总被引:16,自引:11,他引:5
流域水生态完整性评价是指通过对水生态系统中不同水生态指标(生物和非生物)的监测以及由数学方法综合形成的综合评价指数,来反映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状况。近年来,世界各国水环境管理政策发生了变化,开始强调生态保护,重视水体的生态质量。中国现行的常规理化监测指标(如COD、氨氮、BOD5)很难满足水环境管理的需求,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水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因此,在借鉴欧美发达国家流域水生态完整性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目前监测现状以及流域水环境管理需求,构建了包括物理生境指标、理化指标、水生生物指标在内的流域水生态完整性监测与评价方法,以期为中国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体系的业务化运行提供可资借鉴的技术支撑,实现从单一的化学指标监测转向综合的水生态系统监测,实现流域水生态完整性的监测与评价。 相似文献
4.
5.
新疆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初探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对新疆生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与使用是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根本,同时应注重节水,注重生态用水,并对新疆今后的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的重点区域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7.
杭州西湖水体生态环境参数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 2 0 0 0年的西湖常规监测数据 ,分析了西湖水体中生态环境特征参数的季节变化和相互关系。分析表明 ,西湖水体各生态环境参数 ,除总氮外 ,均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总磷、溶性正磷酸盐、叶绿素 a和藻类季节变化一致 ,在夏季形成高峰 ,冬季最低 ;三无机氮高峰值出现在冬季 ,夏季含量为全年最低。 2 0 0 0年西湖水体总氮年均值为 2 .0 5 m g/L ,总磷年均值为 0 .12 6mg/L ,N/P大于 16,西湖属于磷控制型富营养湖泊。通过相关分析 ,从另一方面说明磷是西湖水体的限制因子 ;硝酸盐对西湖沉积物和湖水之间的磷酸盐平衡有一定的影响 ;硝酸盐对西湖水体中浮游植物生长繁殖可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9.
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对流域的近期综合治理以及其它环境建设工程都具有很强的参考和指导意义。本文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首次运用RS/GIS技术,参考2003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颁布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以塔里木河流域的42个县(市)为评价单元,对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整个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属较差和差级,其中干流上游与四源流经地区环境质量略好于其它地区。天山南麓、环塔里木盆地北部及西部绿洲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优于环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和田地区,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新疆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新疆荒漠生态 环境的独特 环境特征,以准确、快捷、客观反映荒漠生态环境质量为目的,建立了区域性荒 漠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充分发挥生态监测网络站和各行业监测站的作用,做到信息共享,通过在新疆生态环境监测和质量评价中进行实践,证明所建指标 体系 和评价方法 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