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14篇
基础理论   58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分析及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省级能源统计和温室气体核算规则,计算分析了2005~2012年广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变化,并应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对计算期的碳排放强度变化进行因素分解,定量分析了各产业(部门)能耗强度、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碳排放系数对广东省碳排放强度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2005~2012年,广东省能源消费CO2排放年均增长6.28%,单位GDP碳排放累计下降27%,各产业(部门)能耗强度下降是推动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净外购电力的碳排放系数下降及用作原材料石油消费比重上升也有利于单位GDP碳排放下降;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总体上朝着不利于碳排放强度下降的趋势发展;生活能源消费年均增速低于GDP年均增速,有利于地区碳排放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土壤硒空间分布及潜在环境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广东省260个土壤剖面数据,开展区域尺度下的土壤总硒(Se)质量分数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硒含量变异性较强,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特征,其几何质量分数为0.23 mg·kg-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层土壤硒基线质量分数范围为0.13到0.41 mg·kg-1,处于硒缺乏与中等含量水平之间。土壤硒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区域成土母质密切相关,表现为:高硒质量分数的土壤主要位于石灰岩和砂页岩区域,而低硒质量分数的土壤主要位于紫色页岩和花岗岩地区。土壤硒缺乏可能是影响研究区人体健康的重要问题。此外,研究区由土壤退化和土壤侵蚀引发的流入周边水体的土壤硒每年可高达23 t。  相似文献   
3.
近50年来广东冬季寒害的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广东省86个地面气象站近50年(1951-2000年)逐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采用针对冬季经济林果的寒害指标,统计分析了近50年冬季寒害的特征.分析得出:(1)广东冬季寒害频数北多南少,各地平均年均1次,其中严重寒害近4成,严重寒害中又以降温型亚类Ⅲ最为典型,占6成以上.(2)寒害过程降温幅度平均达13.6℃,且越往南越大;过程最低气温平均2.6℃,高于冻害临界值0℃;寒害过程降温平均历时4d.(3)寒害分布于10月末至3月底,其中12月到1月累计占85%,月际分布大致呈以1月为峰值的单峰型;亚类Ⅲ12月和2月多于1月,呈双峰分布.(4)1980年是广东冬季气温变化的分水岭,寒害年均综合频数前30年多(160站次),后20年少(96站次).(5)近50年广东冬季寒害年代际变化特征为:50,60,70年代逐渐增强,80年代迅速减弱,90年代有所回升(依然弱于50年代),年代际寒害由强到弱顺序为:70年代,60年代,50年代,90年代和80年代.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的地质灾害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广东省地质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率高,危害大.地震、滑坡、崩塌、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软土地基变形等地质灾害是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的消极因素.地质灾害的时间分布具有波动性,过去35年来存在两个明显的高发期,分别是1985-1992年和1997年至今;其空间分布具有区域耦合性,地质构造复杂、自然环境恶劣的粤西、粤北低山丘陵区和人类活动剧烈、经济发达的沿海平原地区都是重灾区.地质灾害与自然条件、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它们的防治应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将生态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并调整人类的经济行为,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船舶排放源清单及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采用基于船舶引擎功率和耗油量的排放因子法,估算了广东省地区2010年的船舶排放清单,并选取客货运输吞吐量、航道通航能力因子和港口地理坐标等数据作为权重因子,研究了该地区各类船舶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广东省各类船舶在2010年的SO2、NOx、CO、PM10、PM2.5和VOCs排放总量分别为14.6×104 t、23.1×104 t、3.0×104 t、7.9×103 t、7.2×103 t和9.3×103 t.广东省客货运输船舶月排放波动较小;渔业船舶在1月、4月和11月份的排放比例最高.广东省客货运输船舶水域排放集中在西江干线水道和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内,港口排放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沿海发达城市地区;渔船港口排放量呈显著的沿海条带状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6.
电力部门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约占全社会总量的30%~40%,电力部门低碳转型受气候环境政策驱动,也面临供应安全保障、成本效益、环境容量制约而呈现不同的发展路径。粤港澳大湾区一次能源对外依存度83%,电力供应对外依存度48%。作为对标未来国际三大湾区的国家战略,理应在电力低碳转型方面先行先试。该研究基于珠三角九市和香港澳门能源平衡表及投入产出表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动态CGE模型,通过研判外部一次能源供应形势及考虑不同电力消耗能源的局限情况,按照不同组合的电源结构,设计基准情景、天然气电力情景、非化石电力情景及零煤电情景。在设定粤港澳大湾区本地供电总量相同的条件下,预测到2035年湾区发电技术结构不同的转型路径下电力部门能源效率、投资回报、外购电力需求的变化及对其他产业部门的影响。在微观和宏观经济系统两个层面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电力实施低碳转型对一次能源结构、碳排放和宏观GDP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种面向2035年的电力低碳转型路径下,天然气电力情景转型效益最好,投资回报率为77%。非化石电力情景的度电能耗下降效果最好。零煤电情景电力部门的碳减排贡献最大,能源强度下降40%。三种电力低碳转型情景比基准情景有效降低碳排放,且电力转型可带动电力部门、工业部门和服务业增加值及宏观GDP的增长,实现低碳转型的同时促进经济绿色发展。在平衡能源、经济、环境三个维度指标的情况下,提出动态电力系统转型筛选机制,分阶段、分步骤多情景组合路径实施电力低碳转型,为粤港澳大湾区电力低碳转型的政策制定提供量化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气溶胶和餐厅烟尘中有机氯农药特征与来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GCIECD(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及毛细色谱柱定量分析粤港地区气溶胶和餐厅烟尘中有机氯农药的组成和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主要来源研究表明,从研究区大气环境中的气溶胶样品及餐厅烟尘颗粒物中,检出12种有机氯农药.其中6种DDT(滴滴涕)及其代谢物,3种BHC(六六六)和其它3种含氯农药,浓度范围在0.20~60.78pg/m3.靠近农田和果园的气溶胶及餐厅烟尘颗粒物中4,4'-DDT和2,4'-DDT浓度较高,说明大气环境中的DDT不仅来源于农药施撒过程和农田表层土壤,而且还来源于动物脂肪高温裂解的释放。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水资源问题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李伟烈 《生态环境》2004,13(2):284-286
论述了广东省的水资源状况和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认为水质性缺水、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水资源浪费严重、管理体制不健全是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加强水污染的防治,健全防洪防旱体系,建立健全水资源统一管理运作饥制,提高全民节水观念,发展节水农业,走兴林治水之路,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地理环境往往会对宗教的扩散和分布产生重要影响.扩散是宗教地理研究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对具体宗教扩散模式的研究在国内尚属薄弱.对基督教新教自19世纪初传人广东后的空间扩散形态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着多种扩散模式.其中,点轴式迁移扩散最为普遍,但中间障碍的存在常常使发展轴线发生变换;等级扩散呈现出按照人口分布规模、交通地重要性和行政等级的特征;传染扩散模式随着媒介的变化而不断演进;依托海岛的跳板式扩散则是沿海地区基督教扩散的特殊形式.这些模式虽是从经典文化扩散模式演化而来,但在具体特征上已有显著变化.研究试图对传统的文化扩散模式进行重新解读,并为"腹地一口岸一市场"的文化扩散理论提供成熟案例.  相似文献   
10.
杨蕾  杜鹏  黄羿  夏斌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3,(12):1276-1278
基于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对广东1980-2010年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期间,广东省人均能源消费与人均经济增长协整关系呈单调正相关,1999年的结构断点使两者的协整关系发生变化,断点分隔的两个时间段内均符合倒“U”型模型,但曲线拐点后移.广东省现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端,EKC理论拐点为23253元(1978年不变价).广东省应采取积极有效的节能减排政策,引导促进倒“U”型曲线弧度降低,让拐点提前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