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19篇 |
免费 | 167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87篇 |
废物处理 | 37篇 |
环保管理 | 378篇 |
综合类 | 814篇 |
基础理论 | 129篇 |
污染及防治 | 58篇 |
评价与监测 | 96篇 |
社会与环境 | 128篇 |
灾害及防治 | 6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3篇 |
2024年 | 37篇 |
2023年 | 62篇 |
2022年 | 88篇 |
2021年 | 75篇 |
2020年 | 92篇 |
2019年 | 87篇 |
2018年 | 49篇 |
2017年 | 83篇 |
2016年 | 86篇 |
2015年 | 83篇 |
2014年 | 115篇 |
2013年 | 96篇 |
2012年 | 167篇 |
2011年 | 148篇 |
2010年 | 110篇 |
2009年 | 126篇 |
2008年 | 78篇 |
2007年 | 135篇 |
2006年 | 111篇 |
2005年 | 96篇 |
2004年 | 101篇 |
2003年 | 80篇 |
2002年 | 59篇 |
2001年 | 48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生态用水研究的讨论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十几年生态用水研究进展,其概念从自然地理平衡说法到生态系统稳定说法,至今未明确统一。按生态用水概念的内涵,将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与用水、需水、耗水6个词的多样组合归纳为生态需水和生态用水两个词。地带性植被生态用水是生态用水研究的基础,可为生态保护和植被建设提供依据和目标。建议生态用水概念定义为:维持各类生态系统正常发育与相对稳定所必需消耗和现存的水称为生态用水。 相似文献
2.
依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污水监测的要求,通过积累大量验收监测质量检查的实验数据,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以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两个项目为例,建立了质控数据的评价方法,并确定了现场平行样偏差指标的限値。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解决目前施工现场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如记录离散、行为上报滞后等问题,减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施工现场工人不安全行为管理方法。首先,从不安全行为的分类方式入手,构建针对不安全行为的结构化存储机制;然后,选取不安全行为的采集方法,构建不安全行为的分析方法;最后,对不安全行为管理流程进行展示与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施工现场工人不安全行为管理方法是可行的,可促进施工现场大量离散数据的整合与处理。 相似文献
4.
示踪技术用于气体泄漏扩散模拟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江苏工业学院油气储运安全综合实验模型平台,利用示踪技术(以CO2为示踪剂),模拟了有害气体瞬时泄漏扩散的整个过程.并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方法,定量分析了气体泄漏扩散过程,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初步确定了泄漏气体浓度与相关物理量的变化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到了2个定量评价指标:确定性系数R=0.991,相关系数r=0.995.研究表明,在实验室建立的试验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现实情况,模型仿真度较高,数据拟合效果较好.研究可为评价模型的相似性提供理论参考,对有害气体泄漏扩散事故应急救援、实施有效的现场控制,具有一定的科学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Sustainable Cellular Biocomposites from Natural Fibers and 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 for Housing Panel Applicatio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igoberto?Burgue?oEmail author Mario?J.?Quagliata Geeta?Misra?Mehta Amar?K.?Mohanty Manjusri?Misra Lawrence?T.?Drzal 《Journal of Polymers and the Environment》2005,13(2):139-149
Increased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interest in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of material resources has motivated considerable advancements in composite materials made from natural fibers and resins, or biocomposites. In spite of these developments the lower stiffness and strength of biocomposites has limited their applications to non-load-bearing component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a study aimed at showing that the shortcomings of biocomposites can be overcome through hybrid material designs and efficient structural configurations to make them suitable for load bearing structural components. Hybrid blends of natural and synthetic fiber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ocomposites with minimal cost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and hierarchical cellular designs can maximize material efficiency in structural components. Periodic and hierarchical cellular plate designs made from natural fibers and 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 were evaluated experimentally and analytically. Stiffness, strength, and dimensional stability of all-biocomposite and hybrid natural–synthetic material systems were evaluated through material tests while structural performance of cellular plate designs was assessed through flexural tests on laboratory-scale sampl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correlated with analytical models for short-fiber composites and cellular structur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iocomposites have adequate short-term performance and that they can efficiently compete with housing panels made from conventional structural materials. 相似文献
6.
7.
8.
生物多样性与城市景观生态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生物多样性在城市景观中的重要作用,生物多样的现代城市中的衰落以及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景观生态建设的关系,提出应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同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环境侵权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侵权行为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环境污染侵权现象及其救济已成为中国的一大社会问题。中国目前尚缺乏对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的全面深入研究,有关立法也不完善,而西方发达国家有关环境侵权救济法的理论和实践已经较为成熟。拟借鉴西方国家的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并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了完善中国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嘉兴南湖水体质量,恢复湖区生态系统,实现南湖水质、生态及景观的全面提升,在分析南湖水质问题和水体浑浊成因的基础上,采取外源污染控制、内源污染清除和原位生态修复的方法,构建了南湖水下生态系统,并对南湖的生态修复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南湖主要水质指标(COD、NH3-N、TP)基本达到地表水Ⅲ类(湖泊标准),湖区大部分区域水体透明度达到80 cm以上,水体颜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超磁分离一体化设备可以显著去除水体中的TP(去除率为92.61%),对NH3-N(去除率为37.94%)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但是对TN、COD等的去除不明显;以“沉水植物”为主体的水下森林生态系统对悬浮型颗粒物具有明显的去除作用,沉水植物种植区域悬浮物下降值为42.09%;环保绞吸疏浚与土工管袋干化相结合的技术,减少了疏浚过程中的底泥再悬浮,土工管袋干化后的尾水采用超磁分离一体化设备二次处理,悬浮物SS指标均不超过4 mg·L−1,实现了疏浚土尾水的达标排放。嘉兴南湖生态环境修复工程(一期)项目的成功实施,验证了超磁分离一体化工艺、环保绞吸疏浚与土工管袋干化、水上抛投沉水植物种植等技术的有效性。本研究成果可为平原河网水系、开放性水域、高浊度水体的城市湖泊生态修复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