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8篇 |
免费 | 78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0篇 |
废物处理 | 5篇 |
环保管理 | 7篇 |
综合类 | 110篇 |
基础理论 | 33篇 |
污染及防治 | 32篇 |
评价与监测 | 16篇 |
灾害及防治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饮用水源水库铁锰垂直分布规律及原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对水温分层型季节性缺氧水库铁、锰污染的研究表明,Fe、Mn分布随着季节变化、水库水温分层而变化,呈现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高浓度Fe、Mn主要出现在水温分层期水库中、下层,与库底缺氧、pH值下降、基岩溶蚀、沉积物高浓度Fe、Mn释放造成的二次污染等密切相关,从而为自来水厂实施优化分层取水和污染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4.
ClO2处理含铁,锰及细菌饮用水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除去水中高含量的铁,锰及细菌,采用ClO2氧化Fe^2+,Mn^2+和灭菌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后水平铁,锰都末检出,细菌指标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此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反应速度快,去除率极高,不产生致癌物质THM、且能很好地除水中的异味及色度等优点。此法适用于各种生活给水系统。 相似文献
5.
Arthrobacter chlorophenolicus MN1409是1株分离自锰矿样品的高效锰氧化细菌。为了建立该菌株氧化Mn2+的适宜条件,研究了接种量、装液量、摇床转速、温度、pH值、Fe2+初始质量浓度和Mn2+初始质量浓度等理化因素对其锰氧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量、装液量、转速和Mn2+初始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对锰氧化率影响不大;而温度、pH值和Fe2+初始质量浓度变化对锰氧化率有较大影响。当接种量为4%,装液量为60 mL,温度为25℃,摇床转速为100r/min,pH值为7,且有一定的Fe2+存在时,Arthrobacter chlorophenolicusMN1409对锰的氧化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多泥沙河流水质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河泥沙含量大、泥沙对河流CODMn浓度影响大的突出特点,运用模拟实验方法,探讨了泥沙对CODMn浓度的影响,揭示了浑水、清水中CODMn浓度与含沙量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黄河浑水中CODMn浓度随含沙量增大呈显著上升趋势,而去除泥沙后清水CODMn浓度测定值随其原含沙量增大呈微上升趋势.依据质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充分考虑泥沙影响的CODMn衰减经验模型.清水中CODMn浓度的变化采用完全混合反应器概念来模拟,浑水中CODMn浓度通过清水中CODMn浓度与泥沙中CODMn浓度之和来量化.模型基本方程的求解采用稳态解析解.模型中的参数通过利用实际监测数据及室内实验结果与优化结合的方法确定.同时,利用实际监测数据对参数和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结构合理,参数取值可靠,模型精度较好.模型既能揭示汇流区间人为污染对河段水质的影响,又可以反映作为面污染源的黄河泥沙对污染的影响,可作为水质预测的实用工具及规划管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8.
Kehui Liu Jie Xu Chenglong Dai Chunming Li Yi Li Jiangming Ma Fangming Yu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2021,15(5):86
9.
利用从粤北大宝山酸性矿山废水(AMD)分离的氧化亚铁硫杆菌(A.f菌),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技术和荧光分光光度技术,研究其胞外多聚物(EPS)对水中Mn2+、Ni2+、Pb2+的吸附率及二者间的相互作用方式.结果表明,A.f菌对Mn2+、Ni2+、Pb2+具有较强的耐受性;A.f菌的EPS对3种金属离子吸附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当EPS吸附Mn2+、Ni2+、Pb2+后,类蛋白复合物荧光强度增强且最大发射峰位蓝移;A.f菌对Mn2+、Ni2+、Pb2+的耐受性与其胞外有机多聚物特别是类蛋白物质的生物吸附密切相关.A.f菌的EPS的生物吸附在水中重金属的去除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生物源锰氧化物具有表面活性高、比表面积大和酸性位点多等特点,常被用于催化分解环境中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阿特拉津作为全球消耗量最大的除草剂之一,经过长期使用和环境积累,已造成全球范围的土壤和水资源污染.目前,关于锰氧化物转化阿特拉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源锰氧化物,而生物源锰氧化物的转化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在本研究中,首先利用Mn(Ⅱ)氧化细菌Providencia manganoxydans LLDRA6制备了生物源锰氧化物,对其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XRD)以判断锰氧化物类型;进一步对其转化阿特拉津过程中的五种活性氧(O2·-、OH、1O2、H2O2和NO)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最后通过自由基淬灭试验和电子顺磁共振(EPR)分析了不同自由基对阿特拉津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LLDRA6产生的锰氧化物为方铁锰矿型生物源Mn2O3 (Bio-Mn2O3),并且具有较强的阿特拉津转化能力.在Bio-Mn2O3转化阿特拉津过程中,经化学法检测到有明显的O2·-、·OH和NO产生,但未检测到1O2和H2O2.自由基淬灭和EPR分析发现,O2·-不能有效转化阿特拉津,而1O2和·OH发挥了转化阿特拉津的作用,其中1O2是Bio-Mn2O3转化阿特拉津时起主要作用的自由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