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110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发低温、高活性、高抗硫抗水性能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综述了基于TiO2载体的锰铈系低温脱硝催化剂的脱硝性能,探讨了助剂掺杂改性、制备方法、反应条件等对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总结了现有低温脱硝催化剂的技术难点,指出SCR催化剂的研究需要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深入研究催化剂的反应机理和中毒机理;研究催化剂的循环再生;探究拓宽催化剂温度窗口,使其适应不同的温度条件。  相似文献   
2.
饮用水源水库铁锰垂直分布规律及原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对水温分层型季节性缺氧水库铁、锰污染的研究表明,Fe、Mn分布随着季节变化、水库水温分层而变化,呈现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高浓度Fe、Mn主要出现在水温分层期水库中、下层,与库底缺氧、pH值下降、基岩溶蚀、沉积物高浓度Fe、Mn释放造成的二次污染等密切相关,从而为自来水厂实施优化分层取水和污染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空气中的锰(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用微波消解技术消解滤膜以测定空气中的锰(铅)的方法,与传统的稀硝酸浸出法、流酸-灰化法相比,微波消解更加简单、快速、节省、准确、沾污少、环境污染少,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4.
ClO2处理含铁,锰及细菌饮用水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贤  周明 《四川环境》1996,15(2):12-14
为了除去水中高含量的铁,锰及细菌,采用ClO2氧化Fe^2+,Mn^2+和灭菌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后水平铁,锰都末检出,细菌指标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此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反应速度快,去除率极高,不产生致癌物质THM、且能很好地除水中的异味及色度等优点。此法适用于各种生活给水系统。  相似文献   
5.
Arthrobacter chlorophenolicus MN1409是1株分离自锰矿样品的高效锰氧化细菌。为了建立该菌株氧化Mn2+的适宜条件,研究了接种量、装液量、摇床转速、温度、pH值、Fe2+初始质量浓度和Mn2+初始质量浓度等理化因素对其锰氧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量、装液量、转速和Mn2+初始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对锰氧化率影响不大;而温度、pH值和Fe2+初始质量浓度变化对锰氧化率有较大影响。当接种量为4%,装液量为60 mL,温度为25℃,摇床转速为100r/min,pH值为7,且有一定的Fe2+存在时,Arthrobacter chlorophenolicusMN1409对锰的氧化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多泥沙河流水质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河泥沙含量大、泥沙对河流CODMn浓度影响大的突出特点,运用模拟实验方法,探讨了泥沙对CODMn浓度的影响,揭示了浑水、清水中CODMn浓度与含沙量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黄河浑水中CODMn浓度随含沙量增大呈显著上升趋势,而去除泥沙后清水CODMn浓度测定值随其原含沙量增大呈微上升趋势.依据质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充分考虑泥沙影响的CODMn衰减经验模型.清水中CODMn浓度的变化采用完全混合反应器概念来模拟,浑水中CODMn浓度通过清水中CODMn浓度与泥沙中CODMn浓度之和来量化.模型基本方程的求解采用稳态解析解.模型中的参数通过利用实际监测数据及室内实验结果与优化结合的方法确定.同时,利用实际监测数据对参数和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结构合理,参数取值可靠,模型精度较好.模型既能揭示汇流区间人为污染对河段水质的影响,又可以反映作为面污染源的黄河泥沙对污染的影响,可作为水质预测的实用工具及规划管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WJ-7型扣件中60Si2MnA弹条在拉伸-扭转试验过程发生断裂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得出弹条断裂的原因.对60Si2MnA弹条承受的荷载进行分析可知,WJ-7型扣件在铁垫板与弹条后端接触区域内弯处应力集中最大,是造成弹条断裂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弹条断裂的根本原因是弹条长期处于极限强度下工作,使弹条最终...  相似文献   
8.
    
• The OA suppl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water-extractable Mn in all soils. • All OA supply levels promoted plant growth in unexplored soil. • Low OA supply level promoted plant growth in explored and tailing soils. • OA amendment increased the Mn concentrations and total Mn in P. pubescens. P. pubescens experienced less Mn stress in unexplored soil than in the other two soils. The current study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oxalic acid (OA) application on the growth and Mn phytoremediation efficiency of Polygonum pubescens Blume cultivated in three different manganese (Mn)-contaminated soils sampled from an unexplored area (US), an explored area (ES) and a tailing area (TS) of the Ertang Mn mine, South China. The supplied levels of OA were 0 (control), 1 (low level), 3 (medium level), and 9 (high level) mmol/kg, referred to as CK, OA1, OA3 and OA9,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average water-extractable Mn concentrations US, ES and TS amended with OA increased by 214.13, 363.77 and 266.85%, respectively. All OA supply levels increased plant growth and Mn concentrations in US. The low OA supply level increased plant growth in ES and TS; however, contrasting results were found for the medium and high OA supply levels. Plant Mn concentrations and total Mn increased in ES and TS in response to all OA supply levels. Total Mn in the aerial parts increased by 81.18, 44.17 and 83.17% in US, ES and TS, respectively; the corresponding percentages for the whole plants were 81.53, 108.98 and 77.91%, respectively. The rate of ·O2 production and malondialdehyde (MDA)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in response to OA amendment, especially the medium and high OA supply levels in ES and TS. In general, antioxidant enzymes might play a vital role in alleviating Mn stress in plants cultivated in US, while non-enzymatic antioxidants might be the main factor for plants cultivated in ES and TS.  相似文献   
9.
利用从粤北大宝山酸性矿山废水(AMD)分离的氧化亚铁硫杆菌(A.f菌),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技术和荧光分光光度技术,研究其胞外多聚物(EPS)对水中Mn2+、Ni2+、Pb2+的吸附率及二者间的相互作用方式.结果表明,A.f菌对Mn2+、Ni2+、Pb2+具有较强的耐受性;A.f菌的EPS对3种金属离子吸附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当EPS吸附Mn2+、Ni2+、Pb2+后,类蛋白复合物荧光强度增强且最大发射峰位蓝移;A.f菌对Mn2+、Ni2+、Pb2+的耐受性与其胞外有机多聚物特别是类蛋白物质的生物吸附密切相关.A.f菌的EPS的生物吸附在水中重金属的去除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胡铭珍  陈武瑛  冯婷婷  陈莎  李丁 《环境化学》2024,43(6):2122-2132
生物源锰氧化物具有表面活性高、比表面积大和酸性位点多等特点,常被用于催化分解环境中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阿特拉津作为全球消耗量最大的除草剂之一,经过长期使用和环境积累,已造成全球范围的土壤和水资源污染.目前,关于锰氧化物转化阿特拉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源锰氧化物,而生物源锰氧化物的转化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在本研究中,首先利用Mn(Ⅱ)氧化细菌Providencia manganoxydans LLDRA6制备了生物源锰氧化物,对其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XRD)以判断锰氧化物类型;进一步对其转化阿特拉津过程中的五种活性氧(O2·-、OH、1O2、H2O2和NO)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最后通过自由基淬灭试验和电子顺磁共振(EPR)分析了不同自由基对阿特拉津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LLDRA6产生的锰氧化物为方铁锰矿型生物源Mn2O3 (Bio-Mn2O3),并且具有较强的阿特拉津转化能力.在Bio-Mn2O3转化阿特拉津过程中,经化学法检测到有明显的O2·-、·OH和NO产生,但未检测到1O2和H2O2.自由基淬灭和EPR分析发现,O2·-不能有效转化阿特拉津,而1O2和·OH发挥了转化阿特拉津的作用,其中1O2是Bio-Mn2O3转化阿特拉津时起主要作用的自由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