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完全免费   13篇
  评价与监测   3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恶臭(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定中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恶臭测定有别于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文章对恶臭测定实践中遇到的若干问题做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定环境中臭气浓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就三点比较式臭袋法在测定环境空气臭气浓度时应注意的现场踏勘、采样点的选择、采样次数、配气、嗅辨过程,以及臭气浓度计算等问题进行探讨,使该方法更加完善、简便.  相似文献
3.
垃圾填埋场不同区域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季节变化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北京某垃圾填埋场大气中不同区域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了其中部分VOCs的季节性特点和浓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夏、冬2季分别检测出98种和86种化合物,有12种美国环保署(USEPA)优先控制污染物在夏、冬季样品中均有检出。夏季样品中VOCs的浓度大多比冬季高,有的甚至高1个数量级以上。采用不同卫生填埋技术的各代表性区域的臭气浓度也呈现出规律性变化。为加强科学管理,减少扩散,降低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生活垃圾转运站恶臭污染指标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广州部分垃圾转运站恶臭指标的检测结果.发现国家标准(GB14554-1993)中的单项污染物指标的测定值大多远低于标准限值,而综合指标臭气浓度普遍超标,两类指标间存在严重不符.利用SAS统计软件综合分析各指标的检测数据,结果表明,垃圾转运站臭气中恶臭指标的含量存在较大的变异,且在垃圾站内的变异程度更大;恶臭单项指标在垃圾站内和垃圾站边界点的测定均值问无显著差异;臭气浓度和恶臭单项指标整体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但和某个具体的恶臭指标的线性相关性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对三点比较式臭袋法的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臭气浓度的标准分析方法——三点比较式臭袋法,在分析过程中引入"无法辨别"选项,并建议稀释倍数由标准限值确定。经实际案例验证,采用改进后的方法,分析结果更接近现场的真实状况,从而提高了嗅辨结果的准确性,并减轻了嗅辨员的嗅觉疲劳。  相似文献
6.
食品生产企业周边空气中的异味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了食品生产企业产生的异味无机物、有机物的种类,指出其异味主要来源于食品加工、原料贮存以及废物处理等环节,分析了异味物质的产生机理。介绍了空气中异味物质的监测方法包括,嗅辨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以及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与嗅闻联用法等,及其适用性,以及测定结果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饮用水中气味有机物来源及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饮用水中气味有机物的来源,简要综述国内对饮用水气味分析方法及气味有机物检测方法的研究发展概况,对于水质监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工业城市有机化工异味应急监测快速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淄博化工园区有机化工异味的应急监测,研究了工业城市有机化工异味的快速溯源。针对多种异味混杂,现场利用便携式GC-MS对空气中引起异味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结合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定厂界臭气浓度值,根据风向,对照企业污染物名单快速溯源,并根据测定结果和厂界臭气浓度限值对排污企业进行行政处理。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水杨酸-次氯酸钠法分析氨的标准曲线,通过对西安市某垃圾填埋场的实地监测,探索了恶臭气体中氨气的分析方法。分析了臭气、氨气、硫化氢之间的浓度相关性,利用本次监测数据,找出了针对该垃圾处理场的高浓度氨气样品初步分析方案。恶臭产生的主要点位为垃圾场渗滤液污水处理站及下游区域,垃圾场臭气呈现出由点源污染(作业面)到面源污染扩散的态势。  相似文献
10.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修订的若干意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实际的恶臭监测分析出发,结合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过程中的各种体会,从标准的适用范围、浓度排放限值以及采样环节等三个方面,对《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修订提出了若干意见.建议对排放标准的适用范围进行调整,增加行业排放标准,对有组织排放增加浓度排放限值规定,对采样气象条件、采样点位、采样频率进行明确,并引入背景值或本底值的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