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阐述了探测限的基本概念和对探测限附近的数据处理问题.提出探测限的作用是用来评价检测的能力,不宜用于常规计数及报告测量结果;判断限则用于对测量结果在统计上是否与本底有显著差别做出判断,也不宜用来报告测量结果.当样品净计数大于(或等于)判断限时,不管其是否小于探测限,都应当报出其测量值及标准差;当样品净计数小于判断限时,用小于限作为其上置信限报告测量结果;在对同类样品结果平均时,无论样品净计数小于判断限,或大于(或等于)判断限,都应当按其活度实测值(正、负或零)参加平均. 相似文献
3.
通过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对微波通信基站和广播电台周围环境电磁辐射水平进行监测,了解了不同电磁辐射强度与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之间的关系。指出较强电磁辐射水平对蚕豆根尖微核率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电磁辐射环境可能存在潜在的致突变危险。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对有关场所中的电磁辐射环境,以及对公众健康影响的问题作深入研究,制定可操作性法规,并明确界定有关场所可执行的标准,使建筑物高层电磁辐射环境污染得到有效地控制和管理。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同时测定土壤中6种金属元素的方法,优化了试验条件。方法线性良好,Cr、Mn、Pb、Cu、As、Se的检出限分别为3.62mg/kg、3.65mg/kg、0.91mg/kg、0.23mg/kg、0.35mg/kg、0.01mg/kg,土壤标准样品的测定结果均符合要求,实际样品测定的RSD为0.5%~10.0%,与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法的测定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能见度分级约束下的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PIS太阳光谱仪观测了北京地区1993年3月—1995年3月晴天和少云天气的太阳直接辐射光谱,波长范围为0.40-1.04μm。光谱分辨率1.25nm,共有1064组数据。观测期间,将地面能见度分为五级。由太阳直射谱获得了各能见度下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谱。研究表明,北京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虽然其总体季节统计规律为春夏大,秋冬小,然而,当加入能见度分级约束后,各能见度下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季节变化,近于消失。这表明少数“反常”垂直结构不影响能见度分级的平均结果。而不分级的光学厚度季节起伏主要由各季节的几率能见度决定。文中还把年平均五种能见度下的光谱光学厚度与LOWTRAN模式作了对比。由光学厚度谱反演出了气溶胶粒子谱分布,为建立我国北方局地气溶胶模式构造了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广州市区广东电视发射塔和广州电视发射塔电磁辐射状况,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电视发射塔周围的环境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两座电视发射塔周围电磁辐射水平随着距离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两座广播电视发射塔周围高层建筑敏感点窗外电磁辐射水平随着楼层的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8.
中央广播电视发射塔环境电磁辐射测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发射7套电视节目和5套调频节目,发射总功率240KW的中央广播电视塔电磁辐射场强监测结果表明:(1)由于节目频率不同,发射机功率及发射天线形式、高度、增益不同,电磁波到达地面最大场强值的距离是不同的;在近距离内高层建筑各层所接收到的场强大小也是不同的。(2)电视与调频信号在近距离昼夜电平无明显变化。(3)电视塔周围2000米内环境综合场强最大值为284~328μW/cm2,所有环境测量值均小于公众导出限值40μW/cm2。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同布置方式220 kV电压等级变电所在运行中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和无线电干扰的监测分析,了解了不同布置方式220 kV电压等级变电所对周围环境电磁辐射的分布规律.指出在建设220 kV电压等级变电所的同时,只要做好建筑屏蔽和电缆入地等工作,就可以降低对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蒋云平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4,16(6):15-18
阐述了分析放射性核素产生不确定度因素比一般化学分析多的原因,通过采用鱼骨图法分析放射性核素锶-90测量实验中的不确定度和分析计算公式中的有关参数,了解到分析水中放射性核素锶-90时,主要受到样品测量、仪器探测效率、样品化学回收率和样品取样体积等4个方面的不确定度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