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5篇 |
免费 | 41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82篇 |
废物处理 | 18篇 |
环保管理 | 231篇 |
综合类 | 372篇 |
基础理论 | 70篇 |
污染及防治 | 24篇 |
评价与监测 | 66篇 |
社会与环境 | 56篇 |
灾害及防治 | 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43篇 |
2013年 | 41篇 |
2012年 | 58篇 |
2011年 | 67篇 |
2010年 | 41篇 |
2009年 | 51篇 |
2008年 | 44篇 |
2007年 | 44篇 |
2006年 | 52篇 |
2005年 | 49篇 |
2004年 | 57篇 |
2003年 | 49篇 |
2002年 | 39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ombating desertification in natural rangelands has recently become a priority in large parts of southern Africa. Rangeland
managers, farmers, scientists, conservationists and land users have been applying a variety of restoration technologies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Bush encroachment, as part of the desertification process, involves the natural replacement of the herbaceous
plant cover by undesirable problem woody species. The active and passive restoration technologies that are applied, are mainly
based on indigenous knowledge and include the chemical, mechanical or manual reclamation of unproductive rangelands, as well
as the combating of woody and alien species encroachment. Indigenous practices and knowledge play a major role in the effectiveness
and success rate of these technologies. This project faces the challenge of bringing together both local and scientific knowledge
in a single user-friendly, computerise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DSS) which is directly accessible by land users to support
them in the process of decision making, concerning the combating of desertification. Case studies from central and northern
Namibia were used to combin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ata to develop thi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The DSS currently
consists of two databases and an expert system, which evaluates the results of land users’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provides
easily accessible information and advice for participants in the system, based on the incorporated data. The DSS is also linked
to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web sites and databases to offer a wider range of information on technologies concerning agricultural
and conservation practices.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乌鲁木剂铁路局系统污水治理污染控制方法及途径,提出了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其最佳治理对策是:确定重点污染单位、污染源、用最低的治理投入,选择斜板隔油气浮工艺治理重点污染和次重点污染部门,得到较好的治理效果,否定盲目追求“零排放”的高投入方案。 相似文献
3.
自然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完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制度,是保护自然资源、践行生态文明的要求。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前提是自然资源的确权和量化,是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资产在审计上的“融合”。作为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依据,相关制度应该对自然资源的确权、计量和有效利用作出合理安排,才能有效抑制资源滥用冲动。但立足于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实践,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个案调查、跨学科研究等方法,分析现行的自然资源制度,没有发现可操作性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计量制度和评价制度,已有制度存在权责不匹配、责任界定不清晰、公众参与有困难、审计指标不健全;制度系统呈现存量不足、增量困难、实践不力,不能适应新时代要求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需要。因此,可以从制度存量、增量和协同三条路径实施制度供给侧改革;在完善制度存量方面,可以在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嵌入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内容,完善自然资源资产评价标准、责任制度和审计结果运用办法等;在提高制度增量方面,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的权利制度、计量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等;同时,通过适时修订审计法、制定自然资源资产法,强化制度协调,以突破自然资源资产的制度瓶颈,方便审计算好“生态账”、把好“生态关”。在自然资源资产制度改革过程中,需要借助决策层和专家力量,摆脱部门立法局限,强化制度协调;同时,制度改革也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要兼顾公众、个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等多方利益,才能有效满足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红壤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质量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鄂南红壤丘陵典型区的三个村为代表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对 1981和 1998年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壤质量进行对比研究 ,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总体上具有农业型特点 ,17a间水田减少了 2 1% ;其余的利用方式则有不同幅度的增加 ,居民地、水域、林地、园地和旱地增加了 4 2 .2 %、99.6 %、8%、5 6 .8%和 8%。土壤质量有从优劣两端向中等靠拢的趋势 ,17a后 、 、 和 等地面积分别减少 18.6 %、12 .2 %、2 9.6 %和 2 5 % ; 等地增幅达 5 1.9%。土地利用方式及管理措施是影响土壤质量演变方向和强度的关键因子 ,园地和林地的土壤质量大多得到明显改善 ,水田的Δ SQI多数呈下降的趋势 ,旱地的土壤质量变化比较复杂 ,与土地利用结构相关。依此 ,本文探讨了定向培育土壤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I.?M.?GrenEmail author M.?Bussolo M.?Hill D.?Pinelli 《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3,3(4):146-153
The paper calculates the implications of including monetary measurements of environmental emission changes for the welfare
impacts of ecological tax reforms in Italy and Sweden. Taxes on emissions of SO2, NOx and CO2 are investigated. Country-specific computable equilibrium models are used for estimating net welfare change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these taxes, the incomes of which are used for reducing distorting labour tax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clusion
of environmental benefits reduces the costs of ecological tax reforms considerably for both countries, and may even turn into
net welfare gains. 相似文献
6.
马艳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Z1)
产业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面临一些约束条件,制约了产业升级的成效。本文分析了三个方面的约束因素:有效需求约束、供给约束、制度约束,并提出新形势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策:调整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分配结构,扩大内需;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构建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广东省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利用之特点,利用熵权技术和线性加成技术建立了广东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体系,并对广东省1992~2002年期间土地利用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广东省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从总体上看是趋好的,在经历了1992~1995年的弱可持续之后,目前已进入良性发展阶段,其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均处于良好发展势头.但资源和环境指标在2000年后呈明显下滑趋势。这应该引起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企业环保设施市场化运营瓶颈的经济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为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1):118-121
从经济学角度构建了企业环境污染的理论模型。并运用制度经济学与博弈论原理揭示我国企业环境污染行为与企业环保设施市场化运营瓶颈的内在原因,据此给出制度改革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环境税的一般均衡分析与应用模式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趋严重.因此环境问题也成为了我国CGE模型开发者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利用一个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模拟了税收改革政策对生产、消费和政府收入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仿真结果说明了对不周行业根据污染的强度不同的税率按产值征税.可以在控制污染行业产量.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整体税制改革,减轻企业的所得税负担和居民的纳税负担。增加政府收入.从数字上说明环境税的“双盈”效应假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金凤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4):70-74
基础设施及其所形成的环境是人类自己营造的基础物质环境之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四方面系统阐述了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础设施的引导与从属功能、带状经济的激发器和助推嚣等观点。分析了基础设施在改瞢生产环境与效率、空间经济集聚与扩散中的作用。以及基础设施短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等。同时时归纳总结了我国土范国内已经形成的基础设施走廊的基本概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