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04篇 |
免费 | 1068篇 |
国内免费 | 8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6篇 |
废物处理 | 2篇 |
环保管理 | 236篇 |
综合类 | 2038篇 |
基础理论 | 371篇 |
污染及防治 | 181篇 |
评价与监测 | 351篇 |
社会与环境 | 311篇 |
灾害及防治 | 3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4篇 |
2024年 | 71篇 |
2023年 | 86篇 |
2022年 | 127篇 |
2021年 | 130篇 |
2020年 | 119篇 |
2019年 | 120篇 |
2018年 | 92篇 |
2017年 | 124篇 |
2016年 | 161篇 |
2015年 | 186篇 |
2014年 | 169篇 |
2013年 | 234篇 |
2012年 | 273篇 |
2011年 | 245篇 |
2010年 | 190篇 |
2009年 | 144篇 |
2008年 | 110篇 |
2007年 | 125篇 |
2006年 | 131篇 |
2005年 | 96篇 |
2004年 | 85篇 |
2003年 | 73篇 |
2002年 | 65篇 |
2001年 | 47篇 |
2000年 | 54篇 |
1999年 | 66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1984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4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1篇 |
1974年 | 2篇 |
1973年 | 2篇 |
1972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 L. Jense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84,8(2):135-140
Conventional surplus production models indicate that destruction of fish populations by overfishing is difficult, if not impossible, but catastrophic declines in abundance of exploited populations are common. Surplus production models also do not predict large continuing fluctuations in yield, but large fluctuations in yield are common. Conventional surplus production models assume that fisheries do not impact the population's capacity to increase, but changes in age structure or a decrease in age-specific fecundity resulting from fishing can decrease the coefficient of increase. A surplus production model is developed in which fishing reduces the capacity of a population to increase; the model is applied to describe the fluctuations observed in yield of lake herring (Coregonus artedii) from the upper Great Lakes. The fisheries of the Great Lakes were decimated by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heavy fishing and a changing environment. For some species, yield increased to high levels and then the fisheries collapsed; for other species, yield and effort fluctuated greatly. 相似文献
2.
3.
稳定同位素方法经常被用来估算湖水水量平衡,这种方法主要依赖于水样的采集和同位素分析,并结合研究区域相关的气候和水文信息对湖水进行研究。基于对1999-2001年期间获得的18个湖水样的稳定同位素分析,发现错那湖水δD和δ18O的平均值分别为-83.3‰和-9.6‰,显著高于流域内同期降水中δD和δ18O的加权平均值-124.5‰和-16.6‰;流域内湖水稳定同位素的变化幅度远小于降水,但展示了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值较低而冬春季值较高,这种变化表现出一定的降水量效应,表明降水是湖水主要补给来源之一。结合所获得的流域内降水和河水稳定同位素数据,利用稳定同位素质量平衡方法对非结冰期间错那湖水的蒸发与流入比率(E/I)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受太阳辐射与气温升高的影响,湖水受到强烈的蒸发,流入错那湖的水大约24%消耗于蒸发。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巢湖周边3 528 km2范围内60个混合土样中的有机质(organic matter,OM)、全氮(total nitrogen,TN)和全磷(total phosphorus,TP)含量,通过GS 7.0+地统计学分析软件、Surfer 8.0及Mapinfo 8.5软件研究了这3种营养盐的空间分布,并使用SPSS 17.0软件对各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巢湖周边表土中ω(OM)、ω(TN)和ω(TP)平均值依次为19 500、1 027和483 mg.kg-1,东巢湖表土中ω(OM)和ω(TN)均值高于西巢湖,而磷矿的存在导致了ω(TP)均值西高东低;②位于巢湖西南的杭埠-丰乐河和白石天河周边表土中(TP)本底值较高,且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巢湖面源污染管理必须高度重视该两河的TP控制;③在线性模型下,巢湖周边表土中ω(OM)、ω(TN)和ω(TP)的块金值/基台值依次为0.015、0.202和0.128.巢湖周边表土中ω(OM)、ω(TN)和ω(TP)具有极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三者Pearson检验为两两显著相关,巢湖周边表土中ω(TN)和ω(TP)可由ω(OM)通过文中所得的公式估算,精度能满足日常管理需要. 相似文献
5.
太湖流域水污染对太湖水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从太湖地区(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嘉兴和湖州)的污染物排放量、水质监测结果,以及工农业发展、人口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东太湖萎缩,底泥中营养物的变化和湖泊生态系统失衡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太湖流域水污染现状。结果表明,工业废水排放量高于城镇生活废水排放量;太湖湖体、环湖河流水质与省、市边界断面主要超标项目分别为:总磷、总氮和氨氮;水体水质演变是由工农业迅速发展、人口过度增加、污染防治措施相对滞后,以及太湖水生态系统失衡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对疏浚后的南京南湖底泥的TP、TN和COD释放规律、补水后的水质状况以及藻类演替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上覆水中TP平均质量浓度基本不随自来水补入量的增加而发生变化,TN和COD质量浓度随自来水补入量的增加而增大;水体中的TP、TN和COD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05年3月中旬起,出现藻类的大量繁殖,在2005年7月发生水华,藻类优势种由裸藻、隐藻和小环藻演替为裸藻、栅藻和韦斯藻,藻类总量由2005年3月的3.7×106L-1上升到2006年4月的1.5×107L-1。 相似文献
7.
乌梁素海浮游动物与底栖动物调查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于2004年4,8和10月及2005年1月分别对乌梁素海浮游动物进行了监测,共检出浮游动物34属62种. 其中,原生动物11属16种;轮虫17属33种;枝角类4属4种;桡足类5属9种. 大型浮游动物的年均丰度为687 L-1,年均生物量为3.498 5 mg/L;原生动物年均丰度为2.508×104 L-1,年均生物量为0.125 4 mg/L. 于2004年8和10月进行了2次调查,共获底栖动物4科11种,底栖动物平均丰度为3 031.4 m-2,平均生物量为71.672 g/m2. 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季节的变化,浮游动物的丰度及生物量变化幅度很大,夏季最高,春季次之,秋、冬两季极低. 利用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生物量作为水体状况评价指标,对乌梁素海营养状况进行的初步评价表明,乌梁素海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8.
区域排污权交易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分析了排污权交易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指出区域污染权交易比传统的排污权交易意义更大,并提出排污权交易地区交叉补贴的设想:将发达地区的排污权交易所得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以解决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乏力以及对发达地区的二次污染和发达地区环境容量资源短缺问题。在不考虑交易成本的假设下,通过建立不同地区排污权交易模型以确定排污权交易总量及其交易价格以及交易所获净增纯收益等。太湖流域由于经济最为发达,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是目前我国最适宜率先进行区域排污权交易试点的地区。通过假定太湖流域无锡和常州两市进行排污权交易,并利用两市1991—2000年的环境统计资料等相关资料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区域排污权交易不仅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而且也是协调环境区域矛盾的重要手段。因此,不同地区间进行排污权交易在我国具有重要意义,在太湖流域等经济发达地区收效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9.
Water quality models are important tools to support the optimization of aquatic ecosystem rehabilitation programs and assess their efficiency. Basing on the flow conditions of the Daqinghe River Mouth of the Dianchi Lake, China, two-dimensional water quality model was developed in the research. The hydrodynamics module was numerically solved by the alternating direction iteration (ADI) method. The parameters of the water quality module were obtained through the in situ experiments and the lab analyses that were conducted from 2006 to 2007. The model was calibrated and verified by the observation data in 2007. Among the four modelled key variables that were water level, CODcr, NH3-N and PO4-P, the minimum value of th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CoD) was 0.69, which mean the model performed reasonably well. The developed model was then applied to simulate the water quality changes at the downstream cross-section assuming that the designed restoration programs were implemented.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ed results, the restoration programs could cut down the loads of CODcr and PO4-P about 15%, however, they would have very little effect on the NH3-N removal. Besides, the water quality at the outlet cross-section would be still in class V (3838-02), indicating mor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further reduce the loads. The study demonstrated the capability of water quality models to support aquatic ecosystem restorations.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构建了社会经济环境系统模型,采用计算实验方法模拟分析了太湖流域在经济优先和水环境保护优先2种管理模式下的动态演化过程,得到了农业与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和水环境改善情况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水环境的基础上,2种管理模式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经济和就业的增长,同时改善水环境.环境保护优先模式虽能有效保护水环境,却会牺牲部分经济发展和就业保证.不同地区在演化过程中表现出差异性,常州和湖州经济获得较快增长;苏州、上海在就业方面做出较大贡献;无锡和苏州水环境改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