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大气环境数据分析预测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西安市2006年9月27日至2008年5月3日每日的SO2平均浓度时间序列为例,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对前555个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合适的时间序列模型ARIMA(1,1,2);利用神经网络中的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对同样的样本进行训练,用这三种方法对2008年4月4日至2008年5月3日的SO2日均浓度值进行了预测,并用同样的方法分析预测了同期PM10日均浓度值,最后比较了它们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利用这三种方法进行浓度预测都是可行的,其中RBF神经网络法的预测误差最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收集扬州市2017—2019年大气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臭氧(O3)的日均质量浓度、气象因素(日均温度、相对湿度)以及每日儿童呼吸系统门诊量数据,运用广义相加模型(GAM)进行单污染物和多污染物分析。结果表明,单污染物分析中,大气污染物的质量浓度累积滞后效应均大于单独滞后效应。ρ(PM2.5)、ρ(SO2)和ρ(NO2)对儿童呼吸系统门诊量影响效应均在累积滞后7d(lag 07)达到最大值,ρ(O3)在累积滞后6d(lag 06)达到最大值。表现为ρ(PM2.5)、ρ(SO2)和ρ(NO2)在lag 07时,每升高10μg/m3,儿童呼吸系统门诊量超额危险度分别为0.720%[95%置信区间(95%CI):0.346%~1.095%、6.955%(95%CI:5.197%~8.743%)和2.133%(95%CI:1.516%~2.754%);ρ(O3)在lag 06时,每升高10μg/m3,儿童呼吸系统门诊量超额危险度为1.160%(95%CI:0.873%~1.447%)。多污染物分析中,当引入所有污染物(SO2+NO2+O3)时,PM2.5对儿童呼吸系统门诊量风险影响消失。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升高会增加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并且其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有必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大气污染物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预警研究,保护易感人群,合理分配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