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1.
应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解析西宁大气PM2.5的来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影响西宁市大气环境PM_(2.5)污染水平的主要来源,于2014年采暖季、风沙季和非采暖季依托西宁市大气地面观测网络在11个监测点采集大气PM_(2.5)样品,对其化学组分(元素、离子和碳)进行分析。研究同步采集了4类固定源、14类移动源和4类开放源的PM_(2.5)样品,并构建源排放成分谱。应用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CMB)开展源解析研究。源解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西宁市PM_(2.5)主要来源包括城市扬尘(分担率为26.4%)、燃煤尘(14.5%)、机动车尾气(12.8%)、二次硫酸盐(9.0%)、生物质燃烧(6.6%)、二次硝酸盐(5.7%)、钢铁尘(4.7%)、锌冶炼尘(3.4%)、建筑尘(4.4%)、土壤尘(4.4%)、餐饮排放(2.9%)和其他未识别的来源(5.2%)。大力开展城市扬尘为主的开放源污染控制,严格控制本地燃煤、机动车等污染源的PM_(2.5)排放,是改善西宁市空气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西宁市典型开放源颗粒物粒径组成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BT-9300S激光粒度仪分析了西宁市道路尘、扬尘、土壤尘、建筑尘4种典型开放源的粒径组成。结果表明,4种类型尘中大粒径颗粒物占主导地位,粒径大于10 μm颗粒占到全部颗粒的73.80%以上,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仅占7.06%~26.20%;建筑尘的细颗粒物含量最高,粒径小于2.5、1 μm的颗粒含量分别为8.36%±4.25%、2.42%±1.02%;道路尘的细颗粒物含量最低,粒径小于2.5、1 μm的颗粒含量分别为2.30%±0.94%、0.73%±0.28%;4种类型尘的体积平均直径、面积平均直径、中位直径分别在37.70~87.99 μm、8.50~23.53 μm、28.95~74.98 μm之间,其中道路尘的3种粒径参数最大,建筑尘最小;开放源颗粒物的粒度分布曲线主要呈头长尾短的不对称单峰分布,累积频率曲线为两段式,存在较为明显的拐点。  相似文献
3.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是了解大气污染特征和控制对策的前提。根据排放因子方法,建立了2018年西宁市金属(包括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PM2.5、PM10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清单,并对其时空分布特征和清单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宁市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PM2.5、PM10的总排放量分别是4.88×103、8.37×103 t;该行业对PM2.5、PM10排放量贡献率最大的是城北区,分别为58.36%、49.6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PM2.5、PM10的总排放量分别是1.85×103、2.78×103 t,该行业对PM2.5、PM10贡献率最大的是大通县,分别为53.51%、56.9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对PM2.5、PM10贡献率最大的产业是粗钢产业,贡献率分别是38.41%、30.2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对PM2.5、PM10贡献率最大的是铝行业,贡献率分别是97.33%和98.01%。2个行业PM2.5和PM10的排放受月份影响较小,一天中09:00—18:00是排放高峰期。蒙特卡罗法模拟结果表明: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95%置信区间的不确定性较高,PM2.5和PM10的不确定性分别为-59.33%~58.55%和-47.51%~47.28%。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