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国内外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分析和比较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通过资料调研,对中国、美国、英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空气质量指数(AQI)进行了对比研究,以便考查中外AQI间的差异。结果表明:①国内外AQI的指标项目及取值时间、分级方案等主要依据各自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而制定,并随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而不断更新。②在指标项目方面,各国AQI指数逐渐增加PM2.5指标且更加注重气体污染物急性效应的评价;中国AQI指数在API指数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扩充,在指标数量方面是世界上最多的。在分级方案方面,中国分级浓度限值主要参考美国和中国香港而制定,且大部分指标的分级浓度限值均与国际衔接,但中国SO2-1 h平均和PM2.5-24 h平均两个指标在AQI<200时的低浓度区间的评价结果偏宽松。③与国外相比,中国AQI实时报中颗粒物和臭氧的滑动平均时段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建议中国开展颗粒物健康风险评价相关研究,改进AQI实时报的统计方法,并尽快开展AQI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中美两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制定依据、功能区划分、标准级别、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和污染物质量浓度限值等内容。指出美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频次高于我国;污染物控制项目较我国少;标准级别的制定和污染物质量浓度限值总体上较我国宽松。但是,美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注重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污染物如PM2.5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气气溶胶污染日趋严重,由气溶胶细粒子PM2.5污染造成的能见度恶化事件越来越多,中国东部地区灰霾天气迅速增加.灰霾天气的本质是细粒子气溶胶污染,与光化学污染相关联,形成灰霾天气的气溶胶组成非常复杂.近年来由于灰霾天气日趋严重引发的环境效应问题,以及气溶胶辐射强迫引发的气候效应问题,已引起科学界、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成为热门话题.在此背景下,国家出台了新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增设PM2.5浓度限值,对环境监测、环境管理和环境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分析中国大气污染背景、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PM2.5标准,及近期热点问题,提出在环境监测、环境管理和环境评价过程中实施新标准,监控PM2.5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An Index to Measure Depreciation in Air Quality in Some Coal Mining Areas of Korba Industrial Belt of Chhattisgarh, Ind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ingh 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2006,122(1-3):309-317
The comparison with 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does not always depict a true pic-ture of the Air Quality Status of a study area. As an alternative an index that measures depreciation in Air Quality on more realistic terms has been proposed and
applied to the ambient air monitoring data collected from some areas of Korba Coalfields in India. Results have been discussed in detail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index and utility in bringing out more realistic air quality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