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49篇 |
免费 | 688篇 |
国内免费 | 4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08篇 |
废物处理 | 43篇 |
环保管理 | 633篇 |
综合类 | 1825篇 |
基础理论 | 338篇 |
污染及防治 | 266篇 |
评价与监测 | 1626篇 |
社会与环境 | 70篇 |
灾害及防治 | 17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5篇 |
2024年 | 106篇 |
2023年 | 156篇 |
2022年 | 179篇 |
2021年 | 162篇 |
2020年 | 210篇 |
2019年 | 128篇 |
2018年 | 131篇 |
2017年 | 157篇 |
2016年 | 183篇 |
2015年 | 238篇 |
2014年 | 261篇 |
2013年 | 309篇 |
2012年 | 317篇 |
2011年 | 323篇 |
2010年 | 236篇 |
2009年 | 236篇 |
2008年 | 166篇 |
2007年 | 237篇 |
2006年 | 231篇 |
2005年 | 222篇 |
2004年 | 156篇 |
2003年 | 227篇 |
2002年 | 133篇 |
2001年 | 128篇 |
2000年 | 113篇 |
1999年 | 86篇 |
1998年 | 61篇 |
1997年 | 78篇 |
1996年 | 63篇 |
1995年 | 39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37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Using Modeling to Improve Monitoring of Structured Populations: Are We Collecting the Right Dat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stract: Population monitoring is central to most demographic studies and conservation efforts, but it may not always be directed at the most appropriate life stage. We used stochastic simulation modeling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a monitoring program for a well-studied population of Eastern Imperial Eagles ( Aquila heliaca ) in Kazakhstan. Specifically, we asked whether the most appropriate data were being collected to understand system state and population dynamics. Our models were parameterized with data collected over the course of 25 years of study of this population. We used the models to conduct simulation experiments to evaluat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onitored or potentially monitored parameters and the demographic variables of interest—population size ( N ) and population growth (λ). Static analyses showed that traditional territory-based monitoring was a poor indicator of eagle population size and growth and that monitoring survivorship would provide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se parameters. Nevertheless, these same traditionally monitored territory-based parameters had greater power to detect long-term changes in population size than did survivorship or population structure. Regardless of the taxa considered, threats can have immediate impacts on population size and growth or longer-term impacts on population dynamics. Prudently designed monitoring programs for any species will detect the demographic effects of both types of threats. 相似文献
2.
危险废物分类、识别、监控一体化管理技术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运用环境统计信息系统(ESIS),建立黑龙江省典型危险废物的数据库系统,使其具备系统、完善的查询与追踪功能;提出危险废物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和毒性方面定量化的定义,建立基于危险废物成分分析基础上的分类体系,使危险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开发危险废物在线识别技术,促进对危险废物进行监管及预警的时效性和有效性;运用GPS、GSM、GPRS、GIS、计算机网络通信和数据处理等监控技术,实施对危险废物运输车辆的远程在线监控;提出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分离、运输、处理、处置、回收利用过程中的管理法律、法规,促进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3.
针对昆明市世博、新迎片烟尘控制区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加强环保宣传,提高环境意识;加强人员素质培养,提高管理水平;加强除尘脱硫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从源头抓起,减少污染等,这样,才能管理好烟尘控制区,真正达到烟尘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结合广三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对素混凝土桩和PHC管桩桩承式加筋路堤工作性状开展现场试验调查,在路堤填筑中以及填筑完成后对路基沉降、孔隙水压力以及深部水平位移进行监测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软土厚度小于18m时,采用桩径为50cm的C15素混凝土桩,打穿软土层,桩中心间距1.8 -2.0m,平面呈三角形布置,桩帽采用C30混凝土浇筑成尺寸为1m×1m×0.4m的面板,拓宽路基孔隙水压力变化与填土高度和桩的龄期有关,路基工后沉降得到了有效控制;当软土厚度超过18m时,采用桩径为30cm,桩壁厚7cm的PHC管桩,按照桩中心间距2.5-3.0m间距呈正方形布置,桩帽采用设置双层钢筋的C30混凝土浇筑成尺寸为1.5m×1.5m ×0.4m的面板,路堤填筑完成后预压期内路基孔隙水压力基本未发生变化,路基几乎未发生侧向位移,路基剩余沉降很小,可以节省预压时间,尽早开展路面结构层施工,开放交通. 相似文献
5.
6.
7.
PM2.5在线监测技术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PM2.5颗粒物监测技术和PM2.5的监测网络的建设,重点介绍了美国多年来对PM2.5的监测状况,以及采用的Beta射线法、Beta射线光浊度法、微量振荡天平法等监测技术的方法和原理;指出综合国内外多年的监测经验,PM2.5的在线监测需要经过大量手工经典方法数据作为比对和校验,才能给出有效而高质量的PM2.5监测数据。 相似文献
8.
及时发现变电站内电力电缆的故障对保证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1种基于暂态零序电流法的站内电缆监测系统,对系统的监测原理和各部件参数要求进行了论述,并采用单相失压模拟试验和人工单相接地试验对电缆线路监测系统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准确地采集电缆线路故障发生时的暂态零序电流,并能及时将故障报警信息上报运维人员,保证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10.
江河水质监测断面应掌控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发现一条河流上现有水质监测断面是否存在功能相似的邻近断面,水环境数值模拟方法可以近似地展现一条河流任意位置的水质情况,二者结合即可解决缺乏实测数据的河流水质监测断面优化布设问题.以我国某条大河为研究实例,运用物元分析法、模糊聚类分析法以及一维水环境数值模型结合物元分析法研究其水质断面优化问题.研究发现该河现有15个监测断面需要去除2个,同时需要增设2个新的水质监测断面.通过实地调查,该优化方法很好地解决了河流水质监测断面的合理布设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