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37篇
  免费   2033篇
  国内免费   235篇
安全科学   1452篇
废物处理   188篇
环保管理   2783篇
综合类   5950篇
基础理论   1091篇
污染及防治   801篇
评价与监测   1551篇
社会与环境   386篇
灾害及防治   303篇
  2025年   84篇
  2024年   270篇
  2023年   343篇
  2022年   373篇
  2021年   411篇
  2020年   466篇
  2019年   354篇
  2018年   261篇
  2017年   479篇
  2016年   470篇
  2015年   517篇
  2014年   536篇
  2013年   648篇
  2012年   731篇
  2011年   807篇
  2010年   566篇
  2009年   584篇
  2008年   457篇
  2007年   713篇
  2006年   725篇
  2005年   526篇
  2004年   496篇
  2003年   491篇
  2002年   448篇
  2001年   358篇
  2000年   341篇
  1999年   298篇
  1998年   231篇
  1997年   194篇
  1996年   195篇
  1995年   163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42篇
  1979年   35篇
  1978年   27篇
  1977年   19篇
  1973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了沈阳市lO条主干道,通过实地调查监测与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主干道交通噪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车流量与车型是影响城市主干道交通噪声的重要因素,并提出控制城市主干道交通噪声的防治措施,改善声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2.
Transportation system has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has an enormous impact on the ambient air quality in several ways. In this paper the air and noise pollution at selected sites along three sections of National Highway was monitored. Pakistan National Highway Authority has started a Highway Improvement program for rehabilitations and maintenance of National highways to improve the traffic flows, and would ultimately improve the air quality along highways. The ambient air quality and noise level was monitored at nine different locations along these sections of highways to quantify the air pollution. The duration of monitoring at individual location was 72 h. The most of the sampling points were near the urban or village population, schools or hospitals, in order to quantify the air pollution at most affected locations along these roads. A database consisting of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source of emission, local metrology and air quality may be created to assess the profile of air quality in the area.  相似文献   
3.
采用国家环境保护部新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2013年秦皇岛市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评价,其污染物浓度评价结果为未达标。评价结果表明,PM10、PM2.5、O3是环境空气中主要的污染物。秦皇岛市环境空气具有较明显的月变化规律,O3峰值出现在8月,其他污染物峰值出现在1月。PM2.5小时浓度随时间推移呈峰谷型变化,O3小时浓度呈单峰型分布,NO2小时浓度夜间维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由制度构成的一个相互配合、有机联系的整体。本文基于文献统计分析与实地调研咨询,从广义和狭义层面,分别对生态文明制度进行梳理。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求与省级层面实际情况,本文将广义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分为源头保护制度体系、损害赔偿与激励体系、追责考评制度体系和污染治理制度体系四大板块,并针对国家与省级重点生态文明制度,构建生态资源保护制度链与污染防治制度链。同时,对制度地位、制度衔接、相互关系及其优化选择进行分析,以提高环境管理效能,推进生态文明研究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气环境质量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析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现状和模糊综合评判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依据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实际,提出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并给出评价方法,步骤、结合实例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6.
雨水管道沉积物对径流初期冲刷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避免汇水面源头以及分流制雨水管道系统中沉积的大量污染物在降雨时随雨水径流被冲刷进入水体,从而控制径流对水环境构成的冲击性污染,从理论和试验2方面分析了管道径流污染物(汇水面和管道沉积物2个来源)的流失规律.结果表明,汇水面源头污染物流失较符合源头冲刷的指数衰减模型,管道内沉积物流失可用流量曲线模型计算;管道内沉积物占管道径流污染物的比例越大,管道径流的初期冲刷现象越不明显.为了提高径流污染控制设施的效率,宜在源头进行分散控制,并加强雨水管网系统清洁维护,避免污染物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针对河道串联闸群防洪优化调度的特点,详细推导了河道串联闸群防洪调度的洪水演算公式,明确了关键计算环节,建立了串联闸群防洪优化调度模型,应用水力学圣维南四点隐式差分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对模型进行求解。采用VB6.0开发了人机交互的闸群防洪调度系统。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河道串联闸群防洪优化调度方案的合理性,可为河道串联闸群防洪调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海上风电是实现\"双碳\"国家战略的重要路径之一,但海上风机桩基础在冲击打桩过程中会产生高强度的水下噪声,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产生严重危害,因此,桩基打桩水下噪声的降噪极为重要.为实现对打桩水下噪声有效、低成本的研究及降噪,本文通过缩尺试验证实了聚苯泡沫、橡塑棉在水下降噪应用的可行性,并将两种材料作为元件应用于水声阻尼器中,探索降噪效果及最优配置方式.通过时域、频域分析给出了布设密度、厚度等元件参数对降噪效果的影响,发现两种材料应用于水声阻尼器中具有优秀的降噪效果.此外,本文比较了钢桩、铝桩打桩水下噪声频谱有效频段的差异来源及机制,为在实验室经济、有效地研究打桩水下噪声降噪方法及装置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水质综合评价灰色理论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玉国 《重庆环境科学》1995,17(4):31-33,43
根据灰色关联度的定义,运用广义加权距离构造目标函数,建立了一种水质综合评价的灰色理论模型。综合实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应用,得到与用其它方法评价完全一致的结果,该模型数学推导严谨,科学合理,分辨率高,可靠性强 。  相似文献   
10.
Environmental Agencies requir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in order to plan Air Quality Policies considering the cost of emission reduction measures and the human health effects (with related social costs). The use of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is also useful to spread information to general public, explain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posed air quality plans. In this paper, a multi-objective approach to control PM10 concentration at a regional level is presented. The problem considers both the internal costs (du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emission reduction measures) and the external costs (due to population exposure to high PM10 concentrations). To model PM10 concentrations, a single surrogate model is used for the entire domain, allow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very efficient optimization procedure. The surrogate model is derived through a set of 10 simulations, performed using a Chemistry Transport Model fed with different emission reduction scenarios. The methodology is applied to Northern Italy, a region affected by very high PM10 concentrations that exceed the limit values specified by the EU legis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