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为了解南京玄武湖蓝藻水华的成因,对玄武湖长期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和现场调查。结果表明,玄武湖鲢鳙急剧减少中断了正常的食物链,使浮游植物的牧食压力降低,在东南湖回水的诱因作用下,发生了以微囊藻为优势种群的蓝藻水华。指出,玄武湖蓝藻水华的发生进程表明,东南湖回水可能是蓝藻水华发生的诱因,生态失衡是蓝藻水华发生的主要原因,蓝藻水华的暴发与富营养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其暴发加重了玄武湖富营养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3.
对巢湖湖区、巢湖环湖河流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九五”以来,巢湖湖区水体以劣Ⅴ类为主;2000年以来,巢湖主要环湖河流中,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和双桥河入湖常年水质为劣Ⅴ类,其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巢湖流域水体污染特征为:城市河段污染较重。点源污染较为集中;面源和生活污染贡献较大;从1998年以来,TP与TN质量浓度值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巢湖流域水质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表明,巢湖湖区整体上尚不能达到规划的目标。到2005年东半湖能稳定达标。南淝河能否实现达标排放。取决于合肥市的污水处理率及处理效果。十五里河、派河、双桥河水质受点源控制,只要加强管理,可达规划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5.
6.
调查了某垃圾填埋场地下水和周边居民饮用水中的As、Hg等重金属和挥发酚等有机物的污染状况,运用美国环保局的健康风险计算模型,评估了该垃圾填埋场地下水对周边居民的潜在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各类人群对4种有阈化合物的饮食和皮肤暴露的终身健康危险度在8.2×10^-11~1.3×10^-10之间,均低于可以接受的风险水平10^-6;对As的终身超额健康危险度在3.1×10^-7~4.9×10^-7之间,表明地下水中砷污染对居民潜在的致癌风险不明显。各类人群通过皮肤对Hg、As、Cd和挥发酚的暴露剂量比通过饮水暴露的剂量高0.7倍~14.5倍,皮肤暴露将是地下水影响人体健康并构成潜在风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8.
对太湖梅梁湾水源水中的总藻毒素TMC[(TMC-LR) (TMC-RR)]和胞外藻毒素EMC[(EMC-LR) (EMC-RR)]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表明,水体中TMC-RR、TMC-LR、EMC-RR、EMC-LR质量浓度平均分别为1.819 μg/L、1.090 μg/L、0.491 μg/L和0.077 μg/L,无锡市的主要水源地水质已受到微囊藻毒素的污染.提出,应加强水源地水体中微囊藻毒素浓度的监测,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10.
洋河下游农灌区农作物受灾与水质污染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情况调查设计严密而合乎逻辑的监测方案:在农灌水质标准缺乏的情况下,根据监测数据和有关资料找出致害污染物;对本次监测数据和历年常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污染源;最后提出防治污染的对策。结论是致死污染物为阿特拉津和乙草胺.而高锰酸盐指数、pH和悬浮物的超标是致害的重要有关因素;致害污染物主要来源了宣化区废水;严格监控农药厂废水、兴建污水处理厂和改善农灌措施是防治污染的途径。后来的事实完全证实了本结论和对策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