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借鉴绿色基础设施投融资实践的国际经验,分析了绿色金融如何支持"一带一路"的建设与发展,认为各国政府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的顶层设计;拓宽"一带一路"框架下绿色资金的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融资工具体系;"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的落脚点要放在绿色产业"走出去"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上;做好"一带一路"建设与发展中绿色投融资的环境风险管理;培养绿色意识和责任投资者,形成绿色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与发展的持久源泉和动力。  相似文献   
2.
当前,全球碳交易体系分割且从属于不同的政府或区域管辖之下的发展特征,产生出一系列新的问题,例如分散交易体系如何链接、各市场减排效果如何比较等问题。由于国际碳市场相对发展还不成熟、预期寿命不确定、波动性较强,且由于碳市场发展历史较短,缺乏长期的定量数据记录,市场上为参与者提供的风险管理工具很少。而随着2013年中国七省市的区域碳交易试点陆续启动,结合全国层面的自愿减排交易体系,碳交易将成为中国实现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在发展初期,我国碳金融市场至少存在机制设计风险、市场供给风险及违规操作风险等方面的挑战。因此,无论是从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经济部门和市场稳健发展还是从公共利益出发,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均应识别碳金融市场的风险,以保证有效的交易和定价机制、避免欺诈和价格操纵、平衡信息透明度及保密程度为基本原则和目标,尽早从监管法律、监管机构及权限、监管范畴及监管内容等多方面全面设计碳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3.
气候资金测量、报告和核证产生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之下,2009年以来一直是全球气候谈判的重点之一,也是未来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不断增进国际信任的重要环节。《巴黎协定》达成的"每两年通报"的决定,将推动气候资金测量、报告和核证得到不断的加强和完善。本文通过梳理最新的气候资金机制以及测量、报告和核证的文献资料和智库报告,分析了气候资金测量、报告和核证的内涵、目标和最新进展,以及公约框架下面临的挑战。分析指出,目前不同的气候资金统计和核算机构的资金分类标准存在差异,数据可比性有待改善;缺乏从资金上游到下游的反馈机制,影响气候资金测量、报告和核证体系的完整性;气候资金计量体系虽然正在发展和完善之中,但仍然难以提供准确的资金"支付"数据。据此,文章提出了构建综合性的国际气候资金测量、报告和核证体系的重点任务:建立具有统一数据基础和核算口径的气候资金测量体系,建立操作指南更为详细、形式更为标准统一的气候资金报告体系,以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气候资金核证机制。最后,文章指出国际气候资金测量、报告和核证体系的构建需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坚持公约资金机制的基础上共同参与和协作。作为国际上少数几个向GEF捐资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在参与过程中应力争体现发展中国家对气候资金性质的主张以及对测量、报告和核证机制的关键概念和范围界定的主张,影响国际气候资金机制的运营规则和技术规则。  相似文献   
4.
王遥 《现代职业安全》2009,(12):112-11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为防御战时空袭,解决城市地面紧张和交通拥挤的状况,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地下工程建筑的发展,诸如地下铁道、地下通道、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等。我国也同世界各国一样,一方面从总体防御的战略角度出发兴建了大量的人防地下工程,另一方面,又将人防建设与城市发展相结合,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如地下旅馆、饭店、礼堂、商场、工厂、仓库、文体娱乐场所等。  相似文献   
5.
以灌河大桥工程建设为研究对象和实践平台,系统分析了在大桥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提出了结合ZigBee定位技术与语音合成技术,对大桥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发生人员伤亡风险进行语音预警,实现大桥工程建设现场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并利用LQI改进DV-Hop定位算法,对ZigBee定位算法进行了一定的优化,使之能适用于大桥工程建设现场的复杂环境。同时,设计了大量的系统配置命令,可以随时对系统参数进行修改,使之在工程实践中更易于部署。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辨析了"气候资金"与"气候融资"两个基本概念,且通过对包括《巴黎协定》在内,最新的气候资金相关法律文件、信息通报、文献资料、智库报告的研究和系统梳理,指出全球气候融资发展趋势表现在全球气候融资缺口正在持续扩大;资金来源更加市场化;发展金融机构募集、管理和分配了大部分的公共资金;新型经济体用款权受到挤压,也呈现出更大的出资潜力;稳定的碳价格被认为是全球实现"零排放"长期减排目标的核心机制。与此同时,气候资金治理体系也处在关键的转型期,目前气候资金治理正在向"自下而上"的模式过渡,《公约》外平台承担了"气候风险主流化"的多重功能,但需要警惕"自下而上"的治理模式有绕过"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风险,且绿色气候基金运作规则的导向性作用值得关注。据此,本文在最后提出了一系列治理建议。建议我国应积极影响国际气候资金机制运营规则和技术规则的制定,避免发达国家以及代表其利益的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片面地发展为国际规则;支持在全球设定渐进的、可预测的、可信的碳价格,并且肯定将气候与环境风险因素内生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与绿色气候基金开展多方位合作,推动气候公共资金治理规则转型;加强与世界银行在气候融资领域的合作;借G20平台逐步发展为气候融资政策突破和工具创新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7.
以多元基金模式破解我国生态保护修复资金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遥  王文翰  王文蔚  乔颖 《环境保护》2020,48(12):11-17
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且周期长、成本高、资金需求量大。目前,我国生态保护修复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社会资金介入较少,面临着资金缺口大、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资金期限错配,金融支持生态产业化不足等困境。本文构想了一种包括生态保护修复超级基金、专项基金和投资基金在内的多元基金模式,以破解上述诸多资金困境。借鉴各方面经验,本文详细论述了多元基金的结构、性质以及投融资运作模式,并提出如加强立法、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出台激励措施、因地制宜设置基金运作模式等促进多元基金模式有效运转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绿色债券第三方认证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遥  曹畅 《环境保护》2016,(19):22-26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在2016年出现井喷式发展。而作为绿色债券发行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绿色债券第三方认证也日益受到各利益相关方和市场关注。绿色债券第三方认证可以提升绿色债券的公信力,吸引更多责任投资者。我国在2016年已发行的19期境内绿色债券中,有16期都进行了绿色债券第三方认证。除了国际认证机构积极在我国开展第三方认证业务外,本土绿色债券认证机构也开始崛起。未来我国的绿色债券第三方认证市场在评估标准、体系和方法上将趋于标准化和具体化,将进一步提高绿色第三方认证的专业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碳金融全球布局与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的挑战,经济增长方式从"高碳"向"低碳"转型的过程中,碳金融的兴起与发展加速助推低碳经济的发展与低碳繁荣的实现。本文将碳金融定义为包括碳金融市场体系、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碳金融政策支持体系三方面内容的有机整体,并分别对其深刻内涵与丰富实践进行深入解析与系统总结。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布局碳金融,迎接清洁能源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金融产业机遇,节能减排目标硬约束和资金需求在客观上也要求我国建立一个完善的碳金融体系与之相适应。借鉴发达国家碳金融发展实践经验,本文提出,我国应以建立全方位的碳金融政策体系、多元化的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多层次的碳金融体系为目标,引导金融业的全面、深度参与,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广泛的融资渠道并分散风险,为我国低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气候融资的国际发展进程、中国在气候融资方面的工作,并针对现阶段中国进一步发展气候融资应对气候变化提出政策建议。建议中国坚持气候资金受助国立场,推动发达国家兑现气候资金出资承诺;重视国际气候资金的示范效应,学习气候治理国际经验;设定气候项目标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大力推动市场化碳交易,适度推进碳金融工作;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构建气候融资统计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