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2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靰鞡草;建设施工有三宝,安全网、安全带、安全帽;咱安全监管也有三宝,开会、检查、汇报稿. 仔细咂摸咂摸自己干的活,基本上没有离开过开会、检查和写汇报稿.不管是一件啥样的活,开会部署必然少不了,小事小会、大事大会.开完会自然要去检查,这里的检查包括布置给下级单位的检查、上级单位的抽查和各种工作组的督查.检查基本上可以作为落实工作的一项最重要的手段,一项工作举措的推动,一项新颁布法规的落实,一项管理手段实施成效的检验,一个行业突出隐患的治理,哪个都离不开检查.当然,好像也没有其他更好的替代办法.  相似文献   
3.
几年前,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对全国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有过这样的一个评价——"理不直、气不壮、腰不硬、刀不快."这12个字的具体指向应该是很明确的,有其深刻的意义.我记得,当时我们执法队刚刚成立不久,全队还围绕这一说法搞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大讨论活动.那时候我对安全生产执法还没有太深入的认识,随大流从严格执法这个角度跟着讨论过一番.时过境迁,如今不会有谁再这样评价安全生产执法工作,但是,这12个字却依然适用,只不过具体指向和意义需要重新解释.  相似文献   
4.
<正>焊接与切割作业具有较高的危险性,近年来,因焊接作业不规范导致的触电事故和火灾事故频发,个别事故还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要确保焊接与切割作业安全,一方面,作业设备需要做好防护措施,如设备防护罩要齐全,线路拉接要规范等;另一方面,作业场所要符合安全要求,易燃物和可燃物要与作业现场保持安全距离,消防设备设施要配备齐全。从人员防护方面,必要的防护用具应配备和穿戴齐全,如面罩、阻燃服、绝缘手套等。从管理上,焊接作业属于动火作业,需要按照规定要求,逐级开具动火证方可作业。  相似文献   
5.
侯占杰 《劳动保护》2013,(12):70-71
近年来,电气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2013年发生的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黑龙江分公司林甸直属库“5 ·31”火灾事故和吉林省长春市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6·3”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都与电气安全隐患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6.
尽管在安监这个行当里摸爬滚打数年,但我至今未曾去过一次事故现场,没有参加过一次事故调查.因为我们的"战壕"一直处于事前预防的战线中,一旦防不住,后面的事情都有专人负责,所以对于事故处理,我没有什么发言权.但是,虽说没吃过猪肉,可咱见过猪跑啊!而且这几年中,不知道有多少"猪"从我们的身边"呼啦啦"地跑过去.面对着这些事故,我不想绕过这个沉重的话题,而是想从一个执法人员的角度,说说我对事故的理解. 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关于这个问题,有过争论,却始终无果.个人认为,事故的发生是一个概率问题.如果一个单位管理松懈,意识淡漠,隐患严重,秩序混乱,这个单位发生事故的概率就会比较高,但绝不能说一定会发生事故;反之,发生事故的概率就比较低,但绝不能说一定不会发生事故.  相似文献   
7.
执法工作干长了,都有必要去看心理医生.因为执法人员的心理基本都是“拧巴”的. 当执法人员检查到一家安全管理很到位的企业,查了半天,什么问题隐患都没发现,文书下不了,提点建议都难.你猜,执法人员是个啥心情?按照常理,企业这么负责,管理如此到位,这不正是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一直追求的吗?  相似文献   
8.
<正>社会救援力量是救援力量的重要补充,是构建我国应急救援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救援力量的优势、问题和挑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与事故灾难频发的国家,2018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台风灾害为主,干旱、风雹、地震、地质、低温冷冻、雪灾、森林火灾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3亿人次受灾,589人死亡,46人失踪,  相似文献   
9.
正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网站显示,目前已经建成涵盖全国2万5 000余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企业的化学品登记数据库。如此庞大的数据库,如何用好,北京市在此方面作了探索。全国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实施以来,积累和储备了体量巨大的登记数据,有效助力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对于贯彻落实化学品危险性鉴定制度、"一书一签"(化学品安全技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北京市生产安全事故时空特征,对2012—2017年北京市生产安全事故快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事故发生的时相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生产安全事故多发于每年的7、8月份,1、2月份较少;每天事故高发于10—12点和16—17点;事故高发区域有北五环外京藏高速周边区域、西二环附近区域和东二环至东四环区域。外来人口的流动迁徙、季节气候的变化、区域人口和生产经营单位与事故的发生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