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0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平均发生各种强度的地震约30万次,其中20次可以算作大地震,地球居民由此而丧生的平均每年有7~1.5万人。在我国,6级以上的大地震每年平均发生5次,给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很大危害。为了更准确地预报较大地震可能发生的地点和时间,估计地震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而研究可能采取的技术措施,以减轻地震的危害程度,甚至消除地  相似文献   
2.
岩体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岩体的力学性质与矿山压力有什么关系?这是本部分所要讨论的问题。一、基本术语为了便于理解和研究矿山压力问题,首先对岩体力学方面所常用的术语作简要说明。下面列举的仅是一般通用的名词术语。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作者为“冶金地下矿山地压现测技术讲座”编写的讲义,分为五讲,即:研究矿山压力的意义和目的,矿山岩体的力学本性,矿山岩体内部的力,矿山压力观测方法,矿山生产中提出的几个矿山压力问题及研究方法。共约七万字。本刊从本期起将连续刊登,供战斗在生产第一线的管理干部和技术干部,特别是与地压灾害作斗争的主力军——工人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4.
矿山压力观测方法多种多样,观测的目的在于认识矿山压力的发生、发展规律,以便预报和消除其潜在威胁与危害。一、矿山压力观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由于应力是存在于岩体内的一个物理量,采用直接方法观测应力,在技术上十分困难。因而往往通过观测力的作用效果来测量应力、压力和载荷。根据被测对象的性质,矿山压力观测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岩体及地表移动测量:包括采空区上方岩层移动及地表下沉和水平移动测量、井巷围岩位移测量、矿柱(或矿壁)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对回采工作面安全性进行客观而准确评价的重要性。灰色关联理论应用于安全评价过程中 ,就其分辨系数 p选择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 ,并用实例验证了分辨系数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得出了分辨系数 p必须大于 0 .4的结论。这对灰色关联理论在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糊可拓方法的泥石流危险度区划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泥石流危险度区划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影响泥石流危险度的诸多因素中既有定性描述的,也有定量描述的,因此,必须将定性与定量描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获得较为合理的区划结果。本文将模糊数学与可拓方法相结合,在物元理论、可拓集合论和关联函数的基础上,利用区域泥石流危险度等级分类和区划指标隶属度化使其无量纲化,构造了经典物元和节域物元,并建立了泥石流危险度区划的模糊可拓模型。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能较真实地反映实际区域的泥石流危险度等级.  相似文献   
7.
1979年召开的金属学会第一次矿山岩体力学学术会议,在科研及生产部门提出的地压活动监测方面的论文和报告中,反映了我国冶金矿山对井下大面积地压活动监测的一些研究现况。 1.地质力学的分析方法已为广大科技人员所掌握用地质力学的方法来分析矿区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历史,定性分析地应力场的方向与大小,是研究地压活动的基础。结合矿区的开采情况和地压观测结果,可以从地质力学角度划定矿区地压活动的危险区或突破  相似文献   
8.
基于神经网络的煤矿安全性预测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指出矿井安全性及其预测对煤矿生产的重要性以及传统的预测方法存在的缺陷。应用神经网络建立了时间序列的矿井安全性预测模型,克服了传统预测方法必须事先构造函数的不足之处,提高了安全预测的精度。实例分析表明,该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具有较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我国冶金矿山矿床类型复杂,矿床开采方法多种多样。因此矿山压力表现形式,造成的危害及与其作斗争的方法也不相同。下面简要介绍一些研究地压的方法和防治措施。一、大面积地压活动及老采空区处理问题不少矿山经长期或大规模开采以后,形成大量的地下采空区未作处理;近年来一些采用留矿法开采急倾斜薄及中厚矿脉的矿山,一般都不留矿房间柱,并部分回收顶底柱。这样就进一步形成了走向长几百米、延  相似文献   
10.
人工神经网络对矿山安全状态的评判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改变神经网络训练样本等方法,对比分析了神经网络对不同训练样本的反映能力,讨论了人工神经网络对矿山安全程度进行评价的适应性.为了研究人工神经网络用于矿山安全评价时的优化设计,通过改变神经网络的神经元数目及初值赋值方式等方法,测试了不同结构、不同参数的神经网络对相同训练样本的评价结论.本文的研究为人工神经网络用于矿山安全评价时的进一步改进及其优化设计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