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刘景轩  麻兆林 《劳动保护》1993,(4):36-36,40
氧气瓶作为一种承压设备,管理不好就会发生爆炸事故。发生爆炸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瓶内混入了可燃气体。 氧气瓶内混入可燃气体的途径有二:一是制氧设备的因素而混入可燃气体;二是在施焊(割)中瓶内的氧气压力耗尽,或者剩余压力过低,加上焊嘴被堵塞,造成压力稍高的可燃气体倒灌入氧气瓶。1991年6月10日上午,大庆油建公司氧气厂往氧气瓶内充装氧气时,十条充氧高压软管爆坏了九条;1992年 6月 25日大庆采油二厂检出数只氧气瓶内含有可燃气体。经分析确认,都是上述原因造成的。 为防止可燃气体倒灌入氧气瓶,原国家劳动总局早在1979年 4月25日就颁布…  相似文献   
2.
3.
1990年3月22日,大庆油田建设公司第九分公司一中队,在葡北油气处理厂施工工地临时生活区内回收报废的采暖管。切割管线过程中,因氧气不足,便换了一瓶才从采油七厂氧气厂拉回的氧气,气瓶外表的涂漆部分脱落,减压器拧不上,后用了很大的力气才拧上.用新换的这瓶氧气继续切割该管线约10min时,氧气瓶突然爆炸,在氧气瓶附近工作的2人当场炸死,距氧气瓶1.35m处作业的焊工右耳震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