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9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位于京杭古运河中段的杨州农药厂,在生产氯苯的过程中,每年产生100余吨含氯苯、二氯苯和多氯苯的残液。以往,这些残液既未利用也没有回收,而是当作废弃物排入古运河,造成古运河和长江下游的水体污染。多氯化物是一种不易被生物降解的积累性污染物。国家地面水最高允许含量是0.02毫克/升。这100余吨多氯化物需要50亿吨水才可稀释到符合国家规定地面水标准。这水量比古运河全年水量还多,显然,是不能靠稀释来解决污染问题的。 1980年8月,杨州农药厂上了一套多氯化物回收装置,不但消除了古运河上这一严重污染,而且每年还可回收近百吨氯苯和二氯苯,价值四万余元,利润达二万余元。  相似文献   
2.
江西氨厂自1979年以来,建立生产计划科、设备管理科、安全技术科联席会议制度,每星期六由安技科召集,对一周来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分析,互通情报,统一认识,防止了三科之间遇事互相扯皮的现象。三科互相协作,加强了安全生产管理。 以往,在事故管理上,安技科管工伤、爆炸等事故,生产科管操作事故,设备料管设备事故。各管各的,有时连事故统计数字也对不上号。自从建立了三科联席会议制度以后,大家共同负起了安全生产的责任,出了事故,一起分析,共同吸取教训,协力落实改进措施。一次,水汽车间发生一起锅炉炉膛煤气爆炸事故。这次事故是这样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细水雾灭火技术在载人航天器安全中应用的可行性,通过理论分析研究了微重力环境下液滴滞止距离与初始速度、粒径的关系,并利用Fluent模拟研究了水雾喷嘴雾场结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初始速度一定,水雾粒径越小,其滞止距离也越短;初始速度越大,其滞止距离越长.粒径小于50μm时,初始速度对滞止距离影响不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微重力下的雾场分布与常重力下有明显差异,水雾主要集中在喷嘴附近,而且水雾蒸发速率较慢,液滴存活时间长.对比理论分析和模拟结果,模拟的迁移距离要小于理论值,这是因为理论分析中忽略了液滴的蒸发.为解决液滴滞止的问题,建议微重力环境下采取气体载运水雾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针对石油化工企业含苯胺的消防污水,利用基于过氧化氢和氯化铁为氧化剂的深度氧化技术,通过氧化、絮凝、过滤和吸附对消防污水进行处理。实验确定氧化剂的投加量为理论投加量,氧化时间1.0h,消防污水pH值为6.86时,絮凝剂最佳使用浓度约为2%,消防污水中苯胺和COD去除率达到99.5%以上,达到了消防污水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热水溶性有机物含量和组成是表征剩余污泥(简称为污泥)中有机质生物可利用性的重要手段.分析了不同热水淬时间(1~24h)和不同ρ(污泥)(0.7~36.0g/L)对热水溶性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溶出的影响,据此对剩余污泥中热水溶性有机物的提取方法进行了优化. 结果表明:污泥在60℃水淬8h时,水溶性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溶出率达到最大,分别为34.6%和36.1%;但是,随着水淬时间的延长,部分蛋白质被转化成氨氮,部分碳水化合物也发生了转化和降解,致使二者的浓度降低. 考虑测试分析的时间效率和溶出率稳定性,污泥热水溶性有机物最优水淬时间建议设置为5h. 研究结果表明,热水溶性有机物的溶出率随ρ(污泥)降低呈升高趋势,当ρ(污泥)为0.7g/L时,热水淬5h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溶出率最大,二者分别为52.9%和36.6%.   相似文献   
6.
利用CFD数值模拟研究封闭空间内甲烷燃烧火焰在常重力和微重力两种环境中自熄灭时间的不同,分析火焰自熄灭时间与火源热释放速率、封闭空间体积、重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火源热释放速率一定时,微重力环境中火焰自熄灭时间数倍于常重力环境中的情况。当封闭空间体积一定时,小火源功率在微重力环境中的自熄灭时间远大于常重力环境中的情况。因此,微重力环境中不宜采用窒息灭火法。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江西氨厂机修车间发生了一起天车吊装备件时砸伤人的事故。事后车间召开了一次事故分析会,认为是“好心”出了事故。 会上,工段长先介绍事故发生的经过。他说。当时天车工不在,为了把备件吊装好,技术员出于“好心”就叫铆工师傅去开天车。这个铆工也是为了工作,才答应去开,但因对天车操作方法不熟练而出了事故。铆工发言说:“我不是天车工,技术员叫我开,我就上去开了。这事我有责任。”最后厂长说:为了工作,大家都是出于“好心”,谁愿意出事呢?问题是我们的同志没有按章办事。技术员叫铆工去开天车是违章指挥,非天车工去开天车是违章…  相似文献   
8.
对蒸汽熄灭油池火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通过设置对比试验,研究了全淹没保护方式和局部保护方式下的不同灭火效果,分析了开放空间中蒸汽熄灭油池火的主导灭火机理.结果表明,局部保护条件下,蒸汽能快速熄灭油池火;全淹没保护条件下,利用同样的蒸汽供给强度及更小的火源,蒸汽灭火效率则相对较低.基于对比试验、灭火过程及火焰结构的分析表明,蒸汽的动力学作用为开放空间内蒸汽熄灭油池火的主导灭火机理.最后从理论基础上对蒸汽的动力学作用进行了验证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煤气化框架内可燃气泄漏事故及其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基于建筑火灾中“性能化”防火设计思路,设定了煤气化框架敞开与封闭设计下火灾场景,结合可燃气体泄漏的浓度分布机理,分析了煤气化框架敞开与封闭设计对易燃混合气浓度影响的机理,提出采取改进通风等综合措施降低火灾爆炸危险性.通过对典型情况下可燃气与煤尘泄漏规律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增加通风口密度、适当调整通风强度可以降低泄漏期间的可燃气体聚集浓度,显著降低危险性,提高了煤气化封闭框架内建筑防火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热水溶性有机物含量和组成是表征剩余污泥(简称为污泥)中有机质生物可利用性的重要手段.分析了不同热水淬时间(1~24 h)和不同ρ(污泥)(0.7~36.0 g/L)对热水溶性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溶出的影响,据此对剩余污泥中热水溶性有机物的提取方法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污泥在60℃水淬8 h时,水溶性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溶出率达到最大,分别为34.6%和36.1%;但是,随着水淬时间的延长,部分蛋白质被转化成氨氮,部分碳水化合物也发生了转化和降解,致使二者的浓度降低.考虑测试分析的时间效率和溶出率稳定性,污泥热水溶性有机物最优水淬时间建议设置为5 h.研究结果表明,热水溶性有机物的溶出率随ρ(污泥)降低呈升高趋势,当ρ(污泥)为0.7 g/L时,热水淬5 h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溶出率最大,二者分别为52.9%和3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