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75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稳态条件下,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ABR)处理山梨酸废水并进行基质降解动力学研究.实验表明,在污泥负荷为0.54~1.63 kg COD/(kg VSS·d)的范围内,COD去除率随着负荷的增加从85%降到55%.各隔室出水COD沿程递减,前3个隔室承担了去除COD的重要作用,但随着污泥负荷的增加,后部承担的COD去除率比例增大.基于各串联隔室完全混合的假定,推导ABR中山梨酸废水的基质降解动力学方程,并通过实验确定相关动力学参数及相应的动力学方程.实测值与预测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电缆隧道发生火灾的危险,提出了防火分隔封堵、设置自动火灾报警及灭火系统等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模拟“RI”系统,做了城市污水的土柱实验。了解了该系统对各污染因子的去除能力,承受负荷及部分净化机制,选择了适当的水力负荷周期,为城市污水的土地处理技术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石煤或废钒触媒为原料生产V_2O_5时,首先经历氧化焙烧阶段,再进行弱碱介质中浸取.焙烧熟料一般经3次浸出、水洗,然后用水排渣.排渣废水中含V_2O_50.1~0.3kgm~(-3),pH=7.0~8.0.其后经历沉钒阶段,即令溶液中的钒以多钒酸铵或偏钒酸铵的形式沉出.沉钒并进行固液分离后排放的尾水pH=8.0,V_2O_5含量亦达0.1~0.2kgm~(-3).上述二项含钒废水,年产V_2O_5100t的钒厂每天排放量在150m~3以上,全年合计流失V_2O_5约7~8t.使用强碱性季胺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如Amberilite  相似文献   
5.
在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测定过程中,分析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分量,并对其进行详尽的计算。得出测量不确定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蒋馥华  张萍 《环境保护》1996,(11):17-18,34
苛化泥中所含的碱和硅,铝,铁,锰等杂质可籍选择性浸出,反浮选,还原提取等方法去除。除杂质后的物料用表面活性改性后可获得合乎商品要求的活化碳酸钙。  相似文献   
7.
从废钒催化剂中回收V2O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硫酸工业中的废钒催化剂中回收V_2O_5早已提到议事日程.笔者曾提出无添加剂高温活化法,即高温焙烧后,弱碱性浸出,然后加入NH_4Cl而沉淀出NH_4VO_3,灼烧后即可得纯度≥98%的V_2O_5,回收率达60%.这种方法在1989年12月通过省级鉴定,并经两年生产实践,证明经济效益良好,因而获1991年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为适应近年来国内外钒市场竞  相似文献   
8.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了序批式活性污泥系统的国内外概况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选用JHC一且型COD自动检测仪对生化进口的COD值连续在线监测,在一年多的运行中检验了仪器的检测精度和准确度,并根据仪器的现场运行情况对仪器进行了一些完善,使之能较好地运行在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证河道水系的清净,减少水污染城市排放口的改造是关键,改造旧有的雨污合流制出水口,建立建全新的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