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正态云模型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监测和评估区域生态安全状况,针对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中出现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构建了基于正态云模型和熵权法的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首先,结合PSR理论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构建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正态云模型进行评价,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了区域生态安全等级;并利用GIS技术实现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计算结果的可视化表示。最后,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10—2015年的相关指标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除了2013年处于III级水平,2010—2015年安徽省生态安全状况基本处于II级水平,表明安徽省生态安全评价结果为危险等级。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研,将组织任务、法制监管、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及安全技能作为影响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内部环境变量,探究内部环境与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内在关联。并采用PA-LV模型检验各变量的指标权重,构建有关矿井环境因子与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煤矿企业内部环境易引起矿工的操作差错,直接导致矿工的不安全行为。其中,作业环境和矿工安全技能对不安全行为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在探讨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皖江示范区2016年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关数据为依据,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解析皖江示范区新型城镇化同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与空间集聚特征.结果表明:1)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指数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合肥、芜湖两地市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较高,其余7地市发展水平较低,总体呈"中间高周边低";合肥、芜湖、马鞍山3地市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较高,其余6地市发展水平较低,整体呈"西南低-中东部高".2)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在整体发展及阶段演化中表现出较高的内部一致性;耦合度呈现较为均衡态势,整体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3)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呈现弱正相关关系,空间集聚程度不太显著,除合肥处于过度调和类外,其余8个地级市均处于失调衰退类.4)从空间集聚格局来看,两者耦合协调度水平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全局空间自相关性较强,表现为相同属性的随机分布;耦合协调度局部空间自相关规律性明显,虽然不同集聚区在空间演变中均表现出一定的扩张和收缩,但耦合协调度高的城市聚集分布,耦合协调度低的城市分布较为分散.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2005—2014年我国部分煤矿事故致因,选取煤矿员工个体、组织管理、群体、领导、环境5个方面,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归纳总结。结合灰色系统理论,衡量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同人因事故的作用程度,以辨清其内在动态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5.
基于PSR理论框架构建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采用惩罚型变权模型将预警指标静态权重进行处理,得到预警指标的动态权重;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生态安全指数,进而确定生态安全的警度等级。对合肥市2005—2017年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预警,结果发现:整个研究期内,合肥市的生态安全警度等级除2016年处于Ⅱ级(轻警)外,其余年份均处于Ⅲ级(中警),综合生态安全指数从0.492增加到0.649。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