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1.
为探索高效利用生物质资源制备生物炭去除水体中的抗生素,以常见的米糠和麦麸为原料,在600℃限氧裂解制备成生物炭。通过各种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实验和常用的表征方法,探讨其吸附四环素的效果和机理。结果显示2种生物炭均有分层分布的微孔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并含有羟基、酯、醚和芳香官能团。2种生物炭的吸附最优条件为:生物炭剂量均为4 g/L,四环素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溶液pH在5~9之间,环境温度25℃,吸附时间32 h,此时2种生物炭对四环素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07%和90.4%。2种生物炭的等温吸附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它们的吸附动力学更符合伪二阶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主要受控于化学吸附,是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武汉城市湖泊抗生素及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污染水平与分布特征,文章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和荧光定量PCR法对南湖、沙湖和东湖水体及底泥中12种抗生素、9种ARGs及Ⅰ类整合子intI1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湖泊水体及底泥中均以喹诺酮类抗生素污染为主,浓度范围分别为51.43~105.62 ng/L和9.01~12.93 ng/g。10种目标基因中,tetG、tetM、sul1、sul2、qnrD及intI1的检出率均为100%。磺胺类抗性基因sul1的相对丰度最高(2.39×10~(-2)~3.99×10~(-1)),属于优势抗性基因。intI1含量与4种抗性基因含量(tetG、tetM、sul1及qnrD)、ARGs总量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说明intI1是ARGs在城市湖泊环境中进行水平基因转移的重要媒介。冗余分析表明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抗生素污染和intI1含量是影响湖泊水体、底泥中ARGs丰度及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企业对所在场地地下水定期开展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异常,预防地下水污染。本文结合飞机制造企业生产活动及污染物排放特点,对场地地下水进行监测布点,并分析地下水可能的污染途径,发现良好的管理手段和环境特性能保证场地地下水环境质量,而企业生产活动直接影响着场地地下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4.
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产生的效应具有潜在风险,目前有关抗生素毒性效应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急性暴露模式,慢性暴露模式下的相关研究尚显不足。文章选择水生环境中典型的模式生物——铜绿微囊藻作为受试物种,通过急性暴露和慢性暴露实验,分别探讨了氟苯尼考对藻细胞的生长、光合色素合成、氧化应激和微囊藻毒素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急性暴露期间氟苯尼考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96 h-EC50为200.73μg/L,计算所得的风险熵(RQ>1.0)表明环境相关浓度氟苯尼考的潜在生态风险相当大。慢性暴露期间,3μg/L氟苯尼考暴露16 d后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抑制率达到2.58%(p<0.05),表明氟苯尼考对水生生物构成了持久而稳定的威胁。同时还发现,较高浓度组(>25μg/L)的铜绿微囊藻表现出自我调节作用,其叶绿素a、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趋于上升以抵御胁迫。上述研究结果可为全面评估氟苯尼考的生态风险及抗生素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