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基础理论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基于PSR模型的贵州省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综合评价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矿安全生产的状况是多因素相互影响、制约和共同作用的结果,存在外部环境的宏观因素,也有煤矿企业内部的微观因素.现有的安全生产状况评价主要依靠事故统计分析,通过事故的量和类型来分析和反应安全的状况.仅仅通过事故统计难以全面反映出各因素对安全生产状况的影响.在分析现阶段贵州省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综合外部宏观与内部微观指标,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PSR模型构建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计算和评价,更客观的反映出贵州省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城市滨水区的生态恢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滨水区的生态恢复具有着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意义。通过探讨和分析城市滨水区生态恢复的基础理论和主要内容,综述了国内外城市滨水区生态恢复的研究现状,指出我国为做好城市滨水区生态恢复工作尚需加强滨水区生态恢复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景观生态学的应用和示范推广等方面的研究,以滨水区的生态恢复带动开发,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促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减少决策失误,保障企业安全的经营环境,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安全生产风险动态评估尤显重要。将"自上而下"、相对静态的阶段性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同"自下而上"的标准初始风险等级相结合,建立了分级风险动态评估模型,形成了上下联动、动静结合的分级风险动态评估体系,确定企业各级的动态风险等级。通过运行验证,有效形成了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实现了企业的风险动态控制,对企业实际工作有着切实可行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生态居住小区评价指标体系的不确定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目前我国生态居住小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面临的种种不确定性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确立了以弹性原则为主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提出了一套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考虑不确定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并结合实际设计项目,在温岭市生态居住小区详细规划中,按照弹性、层次性以及可操作性原则,采用AHP法,得出一个三层次的包括生态住宅、生态景观、生态技术、基础设施和社区管理、生态文化5大系统和24个指标项的生态居住区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项指标及其权重进行量化,最后通过多因子叠加得到对整个生态居住小区的综合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市域景观格局定量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长沙市为例,结合长沙市2000年4月份LandsatTM影像和1:250000地理信息矢量数据库,借助Arc/view和Arc/Info软件,对其景观进行分类,并形成景观分类图,一级分类6个类型,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二级分类,共分为15种景观类型.并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软件计算了各类景观参数,并从斑块、类型和景观3个水平上,计算了相应的参数和景观指数,定量的揭示了整个景观格局与类型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分布面积占研究区总而积达46.8707%的有林地景观其连接性、完整性比其他景观类型好,是研究区的基质,但斑块和景观的空间形状较为复杂,表现出强烈的干扰特征.水田的斑块数量最多,受人为活动影响强烈.天然草地,改良草地,滩涂表现出萎缩特征.从各类用地的空间组合来看,除了城镇相对集中的城区等几个地方外,农村居民点多为耕地和林地景观所隔开,各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由道路或水系连接.定量分析城市景观的空间格局,将有助于深入研究景观格局的形成机制和理解城市景观的格局与过程.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基于景观格局优化的城市生态系统的内部空间布局.研究结果对长沙市景观生态规划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馥合  张铱莹 《安全》2018,39(3):13-16
随着安全生产管理精细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的不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信息呈现剧增现象。为及时发现隐患、减少风险,通过运用风险管理学和安全生产大数据等方法,构建安全生产风险动态监管系统,为企业实现安全生产风险动态监管提供高效、及时、准确的技术支撑,从而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本质安全型城市概念理解的基础上,将攀枝花市本质安全型城市划分为本质安全型企业、园区、交通和社区四个方面进行建设,其次研究提出了本质安全型城市的PDCAI模式建设方案,即计划—实施—检查—改进—信息反馈循环过程,PDCAI强调系统的不断提高并持续改进,并加入了信息反馈环节,具有针对性地指导下一步工作,使得本质安全型城市构建的过程成为一个不断提高、循序渐进的良性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