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太阳辐射是自然界中最主要的能量来源.目前人们对自然界利用太阳能途径的认识主要集中于具有生物光采集系统(如叶绿体)的光合作用,而对于非生物光采集系统是否广泛存在于地表水体中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测定全国范围内151个地表水样光生电子的能力,绘制了中国内陆流域地表水体光电化学特征图谱.通过利用XPS、XRD和EEM等手段表征水样悬浮态和溶解态物质组成,揭示了地表水体光电化学活性来源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地表水体普遍存在光电化学活性.按生物质换算,我国地表水体光生电子每年可转化生物质当量约为1.4×103~1.1×104万t葡萄糖,相当于光合作用固碳总量的0.51%~4.02%.地表水体的光电流大小与光强和光敏物质浓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 分别达到0.99和0.99.水体的光电化学活性主要来源于悬浮态物质,其贡献度大于60%,与含Ti或含S的半导体矿物丰度呈正相关;而溶解态物质贡献较小(<40%),其光电化学成分主要为溶解性有机质,并与腐殖酸类或富里酸类物质浓度呈正相关.本研究为自然界微生物光电能 营养作用的发生提供线索,同时也为量化自然地表水体太阳光引发的生物或非生物能量来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控制爆破拆除工程是一项危险性极高的工作,因此工程从设计到施工进行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以《爆破安全规程》基础,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并通过实例对该安全管理方法的实施作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3.
通过介绍燃煤电厂废水排放和灰渣堆放对水源水质的影响,对可能存在的微量重金属污染水质的情况提出预防和治理措施:包括在建设火电厂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脱硫工艺流程,从源头上减少废水排放对周围水质的重金属污染;在研究某一燃煤固废微量重金属的浸出特性时,可借鉴美国EPA颁布的LEAF方法;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特别注重重金属元素的长期监测,制定突发性的重金属污染地下水的修复和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电路设计方案,通过仿真与实际使用,实现了硅整流高压直流电源小电流情况下的火花检测与控制,效果良好,同时对正常电流下火花的检测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在复杂环境下五层砖混结构大楼的爆破拆除,并对爆破方案的选择,参数的选取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不同机组合循环流化床工法脱硫(CFB-FGD)装置电气设计的要求,对涉及电气性能及造价的方案设计,主要设备选型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烟气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烟气循环流化床(CFB-FGD)干法脱硫技术应用在山西华能榆社电厂2×300MW机组大型脱硫除尘工程上的设计与调试,分析了大型化CFB-FGD工程的设计参数、运行情况及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8.
对火电厂煤粉炉所产生的粉煤灰和2种不同干法脱硫副产物进行了研究,评估其微量重金属分布和浸出性特征,并与钢铁厂烧结机干法脱硫副产物作比较.结果表明,3种脱硫副产物含有不同量的粉煤灰.火电厂煤粉炉干法脱硫副产物中除挥发性重金属汞(Hg)、砷(As)和硒(Se)外,其余重金属质量比随其粉煤灰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加.钢铁厂烧结机干法脱硫副产物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重金属Hg、Se、铬(Cd)和铅(Pb)质量比远高于火电厂煤粉炉干法脱硫副产物,其他重金属包括As的质量比则低于火电厂煤粉炉干法脱硫副产物,这与烧结机干法脱硫副产物中粉煤灰质量分数偏低及烧结机所用燃煤和铁矿石等有关.浸出性试验结果表明,火电厂和烧结机干法脱硫副产物中重金属浸出质量浓度远低于国家危险标准的上限,浸出率多在10-3量级,浸出率低,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这可能与干法脱硫所用钙基吸附剂及脱硫副产物的高碱性有关.研究表明,干法脱硫副产物与粉煤灰相同,属于一般固废,可以堆放或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9.
控制爆破拆除工程是一项危险性极高的工作,因此对工程从设计到施工进行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以《爆破安全规程》为基础,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并通过实例对该安全管理方法的实施作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