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煤矿危险源风险预警与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现代安全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结合煤矿人-机-环境特点和不同煤矿事故的发生机理,对煤矿危险源风险预警和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基于危险源的煤矿风险预警与控制的一般流程,给出煤矿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监控和预警的方法,为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高铁客运站突发事件下人员疏散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等特点,为研究疏散设施如何优化才能满足人员疏散要求,本文基于某高铁站客流路线图绘制高铁站人流疏散模型,利用Anylogic仿真软件进行疏散时间与疏散人数、楼梯宽度、闸机数量关系的模拟研究,并且对疏散出口区域的人流密度和人流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楼梯宽度的增加,总疏散时间会逐渐减小,但当楼梯宽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总疏散时间反而会增大然后趋于稳定;随着闸机台数的增加,总疏散时间刚开始减小,后逐渐趋于稳定;分散设置疏散出口,适当控制闸机与闸机之间的距离,可避免闸机出口处人流密度过高.最后根据模拟结果,给出不同状态下人员疏散设施优化的合理建议,疏散设施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出现人员拥挤踩踏的群死群伤事故.  相似文献   
3.
系统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化工园区的基本特点及其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中介机构技术支撑、企业落实一体化的化工园区综合管理体系。实现化:亡园区应急救援资源整合及资源共享,提高化工园区应急救援资源有效利用率。数字化管理对化工园区的整体安全性的提高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武玉梁 《安全》2011,32(11):26-29
城市本质安全状况的提升,是解决很多城市经济结构不平衡、高危行业密集、安全隐患众多等问题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长治、重庆、攀枝花等城市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调研、分析,给出了城市本质安全状况指标体系。对定性和定量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建立城市本质安全状况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并选取典型城市进行实例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目前攀枝花、德阳及四川省的本质安全程度均有很大提升空间,应进一步研究提高城市本质安全状况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煤层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水文地质及地下水的复杂性,决定了煤矿透水事故具有较大的危险性。本文从分析灾情特点和装备特性等因素入手,通过分析杉木树煤矿“12·14”较大水害事故发生及抢险救援过程,论述了透水事故救援工作中的决策指挥、灾情侦察、现场救援、协同联动等战术运用环节,提炼出透水事故救援战术,为煤矿水害事故的高效处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国内煤矿井口安全监控系统的技术现状和矿井安全生产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四川中小煤矿企业的井口安全管理需要,提出了一种集人员考勤和危险源管理功能于一体的矿井出入口检控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将活体指纹识别、视频技术与井口检控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出入井人员活体指纹考勤功能、对井下各地点安全隐患排查数据录入、分类整理、督促整改、隐患预警、查询、隐患打印、隐患复查等隐患治理控制功能,从根本上解决小煤矿管理不到位、技术人员缺乏、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加强了矿井安全管理力度,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规范、科学、高效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本质安全型城市概念理解的基础上,将攀枝花市本质安全型城市划分为本质安全型企业、园区、交通和社区四个方面进行建设,其次研究提出了本质安全型城市的PDCAI模式建设方案,即计划—实施—检查—改进—信息反馈循环过程,PDCAI强调系统的不断提高并持续改进,并加入了信息反馈环节,具有针对性地指导下一步工作,使得本质安全型城市构建的过程成为一个不断提高、循序渐进的良性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