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受采动应力和水-岩耦合作用,松散含水层下薄基岩煤层采场易发生出水压架致灾事故,而巷采充填方法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研究巷道充填后上覆岩层的运移规律,首先采用流变仪对充填岩体进行了流变力学试验,其次采用FLAC模拟软件建立了巷采充填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充填开采时煤柱与充填体的应力、位移变化规律及基岩面的运移规律。研究表明:破碎岩体的压实过程由三部分组成:颗粒的重排、颗粒的破碎和孔隙的填充、颗粒的压缩变形;蠕变状态下,当时间t≥1天,轴向位移基本趋于稳定,破碎岩体达到了一定的强度;随着充填体变形模量的增加,充填体能够有效抑制高位承载岩层的下沉量,从而减小工作面发生压架突水灾害的几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庐江县民众防震减灾意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内少震,地震灾害关注度低,民众文化素质水平低,地震知识了解少,防震减灾意识淡薄;(2)民众对影响地震灾害结果的深度知识掌握差,地震灾害感知能力弱;(3)民众防震减灾知识匮乏,自救互救技能掌握较差,防震减灾信心不足,防震减灾响应能力较低;(4)区域经济不发达,民众房屋建筑抗震性能设计普遍较低,防震减灾外部条件对民众防震减灾信心支撑不足。高地震灾害脆弱性与民众安全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引发地震恐慌的主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