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是一棵小小的胡杨,家住中国“春风不渡”的茫茫沙海——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的南缘地带。虽然自我长出地面成为胡杨家族一员起, 我就具备了胡杨耐碱、耐高温、耐寡养的遗传基因,但还是苦于环境的折磨、摧残而几尽夭折。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气候极端干燥、酷烈、多风,尤其是夏季,简直干旱得要起火,把鸡蛋埋人沙中很快  相似文献   
2.
元月13日,摩托车驾驶人黄某因驾驶故意遮挡前号牌的摩托车间禁区,被芗城交警查纠后,竞将处罚凭证塞进嘴里嚼烂。此举不仅没让他逃脱应有的处罚,还招来了5天行政拘留。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典型藻类生物质燃烧过程中微细颗粒物PM_(2.5)的排放特性及机制,采用一维管式炉对藻类生物质小球藻、条浒苔和马尾藻在不同燃烧温度下的PM_(2.5)排放浓度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PM_(2.5)的排放特性随藻种而异且与燃烧温度密切相关.小球藻的PM_(2.5)排放浓度随燃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600℃时的峰值浓度为138.667 mg·m~(-3).与之不同的是,条浒苔和马尾藻的PM_(2.5)排放浓度在单峰时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双峰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600℃时峰值最高分别为24.733 mg·m~(-3)和3.757 mg·m~(-3),当温度从700℃升至900℃时3藻种的峰值时间提前,然而,小球藻峰值降低,条浒苔和马尾藻峰值均增加.在此基础上,对PM_(2.5)的产量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各自的排放特性对其排放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高含量挥发分及碳氢化合物可能是小球藻微细颗粒物形成的主要来源.在高温状态下,条浒苔和马尾藻由于挥发分的快速释放和焦炭颗粒的膨胀导致孔隙扩张.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水     
我的伟大的祖国,曾经有着丰沛的水资源,绚丽多彩的动植物种群,万紫千红的大地植被。那时候到处是蓝天碧水,茂树繁花,鸟声如织,祖先们对未来美好的预期与祝愿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青山常在,碧水长流!”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称是“龙”的传人,这实质上就是对于“水”的崇拜,因为龙生活于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也不能有人类本身,水是生命之源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