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武汉市装修垃圾管理及处置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钰  雷国元  王巧稚 《环境保护》2020,48(13):53-56
装修垃圾因其源头分散、成分复杂、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长久以来是城市建筑垃圾监管中的难点。本文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明确了武汉市装修垃圾资源化处置的问题,主要包括装修垃圾来源及流向待有效追踪,资源化企业接收装修垃圾的积极性待提高。利用政策对比分析法,剖析了典型城市的装修垃圾监管政策,梳理了装修垃圾全过程监管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装修垃圾资源化政策框架,并对武汉市装修垃圾的处置利用提出了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在源头实施装修垃圾投放管理责任人制度及深度分类模式、在中端推行电子联单管理制度、在末端加快处置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
确定建筑固废再生产品全过程溯源中各阶段的溯源信息,对开展建筑固废再生产品全过程信息追踪至关重要.对比分析了各行业溯源信息特征,在此基础上开展问卷调查以识别建筑固废再生产品全过程溯源中各主体的溯源信息需求.最后提出了建筑固废再生产品全过程溯源信息的建议方案,为我国溯源系统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沉积物及水界面硝化与反硝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道是迁移转化来自陆源N素迁移的重要途径.准确测定河道中硝化、反硝化作用对流域N的收支平衡核算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河道中沉积物-水界面硝化、反硝化作用的原理并分析讨论了N2通量法、15N同位素法、抑制剂法的优缺点.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法将进一步完善流域N循环研究机制,为建立科学的流域管理措施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结合新工科背景下矿业发展的新需求,总结了采矿工程专业新型人才培养应加强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加强使命教育和专业自信的全程培养、加强职业素养和教学实践的全面融合等问题,提出了“需求导向价值塑造职业发展”三位一体的采矿工程专业改革思路,实施了将价值塑造融入教育教学顶层设计、行业需求融入课程群教学内容优化、职业发展融入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等系列举措,显著提升了采矿工程专业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5.
利用阳极氧化法和电化学沉积法,在传统Ti/PbO2电极中引入二氧化钛纳米管(TiO2NTs)和导电聚苯胺(PANI)新型复合中间层,并在PbO2表层掺杂改性碳纳米管(CNTs),成功制备了Ti/TiO2NTs/PANI/PbO2-CNTs电极,并将其用于煤气管道水封水的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TiO2NTs/PANI复合...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政策分析法,对比中英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及实施手段,着重剖析英国政策工具及经验,为我国相关政策的硕层设计提出建议。分析指出:英国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属于固体废弃物管理的框架,优点为管理部门职责清晰、政策实施的动力明确。本文建议我国资源综合利用政策的顶层设计可以从五个方面借鉴英国模式。第一,我国有必要明确资源综合利用概念中“资源”的内涵;第二,引入抑制型、强制型政策工具,以强化资源综合利用政策的实施;第三,明确企业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可享受的具体优惠政策;第四,结合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的水平、现状,制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标准,让相关的政策更具有可操作性;第五,规范各行业的综合利用活动并加强执法监督。  相似文献   
7.
建筑固废是我国固体废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对我国“无废城市”的创建至关重要。总结了国内外建筑固废先进管理经验,得出14项可供参考的措施,进一步对比分析以明确建筑固废监管重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建筑固废全过程监管体系,提出了5项重点监管措施,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土地利用变化(LUC)和景观生态安全指标(LESI)分别作为上、下层网络,通过确定LUC和LESI单层网络的节点、节点重要度和节点连接强度,以及LUC与LESI上下层网络之间的节点连接系数,形成LUC-LESI双层复杂网络模型,并构建度中心性、聚类相关性和节点影响强度等3个复杂网络指标,定量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生态安全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为土地利用调控提供指导.大冶市案例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5年大冶市景观生态安全状况相对稳定,7个乡镇景观生态安全状况得到提高,8个乡镇景观生态安全状况降低,景观生态安全总体处于第4等级;耕地减少和建设用地增加在LUC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是整个网络的骨架,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在LESI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对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的影响最大,耕地减少和建设用地增加在区域景观生态安全变化中起主导作用;建设用地扩张主要占用耕地,耕地-建设既有相对集中的大面积开发区,又存在工矿建设的遍地开花,且建设主要沿道路线性展开,导致耕地-建设的平均斑块面积大、斑块聚集度较低、斑块形状指数较高;耕地改种树木现象在各乡镇已较为普遍,单块面积较大且相对集中,而耕地抛荒主要发生在山丘区域,虽集中度高但单块面积较小,耕地改种树木和耕地抛荒多表现为成片进行,导致耕地-林地平均斑块面积较大而耕地-草地平均斑块面积小,两者斑块聚集度均较高,斑块形状指数均较低.LUC-LESI双层复杂网络实现了景观生态安全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关系的定量化表达,可以作为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研究的一种有效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